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尔苏语

尔苏语

我国四川部分地区自称尔苏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雅安地区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2万。尔苏语分东部(尔苏)、中部(多续)、西部(吕苏或栗苏) 3个方言。方言间差别很大,彼此不能通话。不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均有差异。以东部方言甘洛县玉田区则洛话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42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4套,有唇齿擦音,方言中还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复辅音有32个,其中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21个,基本辅音加后置辅音6个,三合复辅音5个。有单元音17个,分普通元音、鼻化元音和卷舌元音3类。复元音分前响、后响和三合3类,以后响为主,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复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无辅音韵尾。有高低两个声调,有区别词义作用,但不很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虚词、语序都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双数、多数、人称领属和指小语法范畴,用加词头、词尾的方式表达。名词中方位词十分丰富,除一般语言中的前、后、左、右外,还根据当地的山势、河流分垂直上方和下方,靠山方和靠水方、水源方和下游方、山坡上方和山坡下方等,每个方位又分泛指、近指、远指、最远指4类。量词比较丰富,分名量和动量,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双、多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之分。人称代词有格语法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用元音屈折变化的方式表达。人称代词重叠表示反身。动词有体、态、趋向、式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变化、加前后缀、重叠词根等手段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结构助词比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随同、工具、处所、比较,从由、定指等9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有:以单音节词为主,构词方式有合成法、派生法、重叠法,以合成法最能产。合成方式有并列、偏正、表述、支配4种。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来源于汉语、彝语和藏语,汉语约占10%,彝语、藏语各占2%。

猜你喜欢

  • 华善

    ①(?—167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世居佛阿拉地方。塞楞鄂哈思瑚五世孙。顺治元年(1644),任笔帖式,迁刑部主事。九年(1652)加骑都尉世职。十年,迁刑部郎中。十三年(1656

  • 铜仁长官司

    土司名。明置。元为铜人大小江等处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铜仁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为府。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县,治所在今贵州铜仁县。领长官司5:省

  • 友鹤山人

    见“丁鹤年”(15页)。

  • 东胜右卫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为洪武年间(1368—1398)就黄河西南岸隋唐胜州遗址所筑之城。是控制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据点。明代筑城时,选胜州遗址西北角为城址,城较小,周约2公里。由于是用灰土夯筑,现

  • 石盏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赤盏、食盏。为附辽籍女真的一支,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张家堡等地。金朝建立后,有的迁居来州(治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有的迁入长城以内。

  • 东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阿史那土门建立突厥汗国后,因政治上没能建立定型的可汗继承制,汗王争位内讧,助长了小汗或强大部落首领的割据倾向。驻牧西方的室点密一系早呈独立倾向,东部突厥诸首领亦各自拥众自重,“各统强兵,俱

  • 云南哈尼族土司区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各土司区里的数目视辖区大小而定。各里设里长1人,管理数十村寨;里长之下设“招坝”或“里老”,辖一至数寨;“招坝”之下设“三伙头”,负责传锣送信,催捐派款。里长不世袭

  • 乌延蒲离黑

    ?—1179金官员。亦作蒲里黑。速频路(治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即双城子南)哲特猛安人,改属合懒路。女真族。乌延氏。银青光禄大夫思列孙,猛安国也子。从阿骨打伐辽,勇闻军中。天眷三年(1140),袭猛安,

  • 金鱼符

    契丹符契。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始制。以金属铸成,鱼形,一般长6寸,分左、右两半,各有字号。凡国家有事,调发军队,以左半先授守将,使者执右半,待使者见守将后,经验证,大小、长短、字号全合,然后发兵。事毕,

  • 萧讹都斡

    辽道宗时大臣。契丹族。国舅少父房之后。咸雍年间入仕,为牌印郎君。大康三年(1077),为诬害皇太子耶律濬,受权臣枢密使耶律乙辛遣,向道宗伪供,诈称参预耶律撒剌等谋,欲立太子。致使太子被囚,受害。是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