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崇兴寺双塔

崇兴寺双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位于东京道显州城内(今辽宁北镇)。始建于辽,元、明、清历代维修。为今保存最完整的辽制双塔。塔后为清代重修的崇兴寺,今塔随寺名。以寺为中心,双塔东西对峙,间距43米,形制基本相同,皆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实心砖塔。高40余米。塔基为须弥座,雕斗拱、栏板、仰莲等,为辽金塔通例。第一级塔身高大,面雕佛龛,中有座佛,龛旁胁侍菩萨,宝盖,飞天等,一应俱全。檐下饰斗拱。上十二层面挂铜镜,光芒四射。檐周悬风铃。塔顶莲座、宝瓶、覆钵、刹杆、相轮、宝珠等,皆完好。

猜你喜欢

  • 王曾上契丹事

    即“上契丹事”(116页)。

  • 刘定逌

    1720—1806清代壮族理学家和诗人。字灵溪。广西武缘(今武鸣)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学识渊博。乾隆十三年(1748)赴京应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去职南归,曾主持秀峰、宾阳、阳明等书院,

  • 也里古纳河

    元代河流名。又译也儿古纳河、额而古涅河。唐代称望建河或室建河。即今内蒙古中苏边界之额尔古纳河。史载:唐代,蒙古人的远代祖先蒙兀室韦(或作蒙瓦)“傍望建河居”。蒙古国建立前后,弘吉剌部、亦乞列思部游牧于

  • 南僚

    唐宋时中国西南僚人的一大支系。参见“僚人”(2454页)。

  • 曳剌粘古

    见“移剌粘古”(2068页)。

  • 金源

    金朝始兴之地,亦为金朝别称。金先祖绥可徙居安出虎水上源,至阿骨打以此水一带为基地兴起建国。安出虎,女真语意为“金”,金人以世居安出虎水之源海古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阿什河上游大、小海沟)故以金为国号

  • 北魏显祖

    见“拓跋弘”(1356页)。

  • 温傅

    见“阿史那德温傅”(1241页)。

  • 阿巴噶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牧地环锡林河(今西林河),东至浩齐特界,西、北接阿巴哈纳尔旗界,南邻察哈尔正蓝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塔尔尼库同始名所部曰阿

  • 英义可汗

    见“仁美”(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