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依文

布依文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通用汉文。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方案》(草案),1981年,依据布依语特点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字方案全部采用拉丁字母。现在正在贵州部分布依族聚居地区试验推行。布依文以布依语的黔南(第一)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漠县复兴镇话的读音为标准音。采用26个拉丁字母。声母表示法:单纯辅音用一个字母表示;颚化和唇化辅音用双字母或3字母表示;带先喉塞音成分的浊辅音、舌面鼻辅音和舌根鼻辅音、舌尖清擦音和舌根浊擦音也用双字母表示;这样布依文有12个表示声母的双字母或3字母形式。将布依文32个声母排列如下:b [p] mb [b] m [m] f [f]w [vw] d [t] nd [d] n [n] s []l [l] g [k] ng [] h [x] hr [] j[tʨ] ny [n] x [] y[j] s [s] r [z]by [pj] my [mj] qy [j] gv [kw] ngv[w] gv [w] p [p‘] t [t‘] k [k‘]q[t‘] z [ts] c [ts‘]。后6个声母只拼读现代汉语借词。布依文有87个韵母,由元音字母或元音字母加韵尾构成。布依文有a、o、ee、i、u、e 6个元音字母,它们分别表示以下音位:

a [a] aa [a:] o [o] o o [o:] e e [e:]i [i] ia [iə] u [u] ua [uə] e [щ] ea[щə]舒声韵尾有-i、-u、-e、-m、-n、-ng 6个,促声韵尾有-b、-d、-g 3个。87个韵母中的ia、io、iao、ua、ui、uai、ao、ou、er 9个,只拼读现代汉语借词。有6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舒声调用l、z、c、x、s、h 6个字母分别依次表示第1 (24)调、第2 (11)调、第3 (53)调、第4 (31)调、第5(35)调、第6 (33)调;促声调第7(35)调用字母t表示,第8(33)调不加调号。现代汉语借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依次用y、f、j、q四个字母表示。

猜你喜欢

  • 投充地

    清初汉族农民等或自动或被逼献地投于八旗下,其所带地亩称投充地。入关之前,已有带地投充者。顺治(1644—1661)初,圈地令颁布后,北京周围各州县民带地投充者甚多。所带地亩,少者数亩,多则数顷,合计3

  • 风宪宏纲

    书名。元法令类编。赵世延撰。卷数及成书年代均不详。作者早年曾受世祖召见,命入枢密院御史台肄习官政,后历官台省五十余年,对整肃官箴,监察失职有长期经验。本书是其类集元仁宗以前有关监察制度的格例条画,汇次

  • 中国经营西域史

    书名。曾问吾撰。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约48万字,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阐述历代中央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经营;中编记述清朝政府统一西北地区及其在新疆的施政;下编叙述辛亥革命后新疆的政治、经济、

  • 木汗可汗

    见“木杆可汗”(259页)。

  • 颇剌淑

    1042—1094金肃宗。亦作婆剌淑、蒲剌束。女真完颜部人。金景祖※乌古乃第四子,世祖※劾里钵之弟。自幼机敏善辩。劾里钵联盟时期任国相,尽心匡辅其兄,熟知辽朝国政人情,故主管与辽之事。屡领兵助兄击败叔

  • 帖木录

    元末明初土族第一代甘土司。青海西宁州人。元末为百户,明洪武四年(1371),附明,授原职,其孙甘肃功升千户,始以甘为姓,曾辖有“土舍”、“土民”300余户,男女800余人。居地在今青海民和县美都川甘家

  • 兀儿

    黑水靺鞨某部首领名。汉籍中有时以此为部名。后唐同光二年(924),兀儿朝后唐,被庄宗册封为怀化中郎将。长兴元年(930),又遣使朝后唐。次年,其部人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县)卖马,此后不见于史。该部约分布

  • 玉树四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将赛、总举、鸦拉、戎模四部总称。玉树二十五族之四。先世为蒙古,常代表海南各土司支办供亿。驻通天河上游。东界娘磋、安冲、扎武属地,东南接拉休,南邻格吉。有百户4员、百长7员(一

  • 伊沙罕

    见“伊希卡噶”(807页)。

  • 绵诸戎

    古族名。戎的支。春秋战国时居陇山以西今甘肃清水河西南绵诸水流域。为※西戎八国之一。秦人向西发展,与其发生关系。穆公时西戎八国俱臣服于秦。秦厉共公六年(前471),向秦请援。二十年(前457),与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