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月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永徽元年(650),阿史那贺鲁叛唐,自称沙钵罗可汗,攻庭州,陷金岭城及蒲类县。次年,唐以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为行军大总管,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率秦、成、岐、雍府兵3万及回纥婆闰所部5万骑讨之。三年(652),破处月朱邪孤注于牢山,俘处蜜首领特健俟斤、合支贺等。
官名。唐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永徽元年(650),阿史那贺鲁叛唐,自称沙钵罗可汗,攻庭州,陷金岭城及蒲类县。次年,唐以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为行军大总管,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率秦、成、岐、雍府兵3万及回纥婆闰所部5万骑讨之。三年(652),破处月朱邪孤注于牢山,俘处蜜首领特健俟斤、合支贺等。
? —526北魏末各族大起义首领之一。敕勒(丁零)人。原为北镇五原(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边民。孝昌元年(525)六月,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起义受挫后,降魏的20余万六镇义军分散于冀、安、瀛等州就食
见“罗卜藏舒努”(1421页)。
见“诸抹”(1951页)。
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姓额哲特氏。吉林驻防。嘉庆十八年(1813),由马甲擢蓝翎长,参与镇压河南天理教起义。道光三十年(1850),授副都统衔。咸丰三年(1853),以太平军占领江宁省城,率吉林官兵
藏传佛教咒语名。藏语称“嘛呢意珠”。即“观音六字明咒”。六字即“唵、嘛、呢、叭、咪、哞”。源自梵文。唐代已被吐蕃尊信,敦煌石窟题记中到处可见。或书于寺院,或刻之于石,铸之于金属器皿,印之于布、纸,或藏
著作名。为埋葬侬智高起义军官兵而作。1篇。北宋狄青(1008-1057)撰。内容记载皇祐五年(1053)正月,狄青率宋军败壮族侬智高起义军于邕州归仁铺(今广西邕宁县五塘),宋军进城后,就战场收尸筑一冢
古代东夷和百越诸族的一种习俗。亦作拔齿、打牙。迄今发现最早在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江苏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人推断此俗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儿童进入成年的一种标志。据文献和有关社会历史调查报
官名。指挥使系明代卫的军事长官,秩正三品,外卫隶都司或行都司、留守司。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羁縻卫,亦以此名义封授当地豪酋,赐以印记、诰命、冠带,准世袭。令其谨守疆土,抚辑土民,服从征调,依例朝贡,不纳租赋
藏语音译,意为“审计官”。原西藏地方政府仔康内主管官员。额设4名,四品衔,由贵族出身的俗官充任,可升噶伦。主管政府财政收支,贵族庄园差税及俗官系统事务,其地位与仲译钦布平行。具有实权。下设管理文件、杂
?—1783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多罗郡王额驸※阿宝次子。清乾隆四年(1739),袭父爵。十五年(1750),尚郡主,授多罗额驸。二十一年(1756),和托辉特部台吉青衮札卜叛应阿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