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弘吉剌

弘吉剌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翁吉剌、弘吉列、晃吉剌、雍吉烈、瓮吉里、翁吉剌惕等。《辽史》译作王纪剌,《金史》译作广吉剌、光吉剌。为一较大游牧部落,有许多分支,主要是亦乞列思、豁罗剌思、斡勤忽讷兀惕、哈剌讷兀惕、也里吉斤等5部。分布在今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哈拉哈河流域一带。别有孛思忽儿一支居长城北扯克彻儿一带。西邻蒙古乞颜部,东南与金朝边墙相接,西南与塔塔儿部接壤。据《史集》载,该部亦源出额尔古涅昆两姓祖先,又称其为产于“黄金壶”的三兄弟的后裔,似与蒙古部不同源。以游牧为主要经济方式,有农业萌芽。在蒙古诸部中较发达。汉文史籍列之于“白鞑靼”中。初臣属于辽朝。辽保大二年(1122),耶律大石西行时,曾得其兵援。金时势盛,“尤桀骜,屡胁诸部入塞”(《金史》卷83),扰金边。承安三年(1198),被金军击败,归降。铁木真(成吉思汗)兴起时,内部发生分裂。以德薛禅为首的一支先行归附铁木真,其余以迭儿格克为首的部众于宋庆元六年(1200)、嘉泰元年(1201),屡与札只剌等部结盟,与铁木真为敌,兵败,部分降服,部分逃依乃蛮部。四年(1204),全部归附蒙古。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成吉思汗封特薛禅之子按陈、孙赤窟等分长弘吉剌三千户,以孛徒统领亦乞列思二千户。元太祖九年(1214),按陈等分得今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为领地,成为漠南五投下之一。曾随木华黎国王征金。德薛禅家族世代与蒙古黄金家族联姻。窝阔台汗时,正式下诏:“弘吉剌氏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终元之世,与元朝皇室保持亲密关系,历代皇后多出于此族,其贵族受封鲁王,以济宁路为分地,受到种种殊遇,享有许多特权。

猜你喜欢

  • 依尔登

    达斡尔族中萨满(巫师)祭神仪典之一。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雅德根(大萨满)除每隔3年举行一次盛大的※斡米南祭典外,每年或隔年还要举行一次这种祭仪。时间也在农历三四月

  • 昌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大元年(1308),亦乞列思部主阿失驸马始受封。其子八剌失里驸马、孙沙蓝朵儿只先后袭封。

  • 阿力古多兀王

    见“阿力古多”(1219页)。

  • 施溶州土知州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洪武二年(1369),以元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改置。治所位于今湖南永顺县东南。清兴,以知州田茂年归附,因其制,令仍袭旧职。雍正五年(1727),因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知州田永

  • 内齐

    ?—1642清初将领。蒙古族。扎噜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忠图子。初与从叔色本服属喀尔喀,后遭察哈尔林丹汗侵扰,往依科尔沁。天聪二年(1628),率众归后金。三年,朝觐后金皇太极

  • 孟缅长官司

    云南土司名。明宣德五年(1430)置,一说万历(1573—1620)中置。辖境为今云南临沧县及双江县部分地区。元时属景东府地,明隶云州。清乾隆十二年(1747,一说十一年,1746)改置厅,隶顺宁府。

  • 牢姐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牢羌。原居湟中。西汉元鼎五年(前112),与封养种羌解仇结盟,参加先零羌发动的起义,与匈奴通,合兵10余万,攻汉屯田区令居(今甘肃永登东南)、安故(今甘肃临洮东南),围�

  • 萧朝贵

    ?—1852太平天国杰出将领。广西武宣县东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为生活所迫流入桂平县紫荆山区以烧炭为生。为人刚直,有识有胆,颇受炭工拥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 东路布特哈总管衙门

    清官署名。见“东布特哈”(513页)。

  • 五原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东部后套平原上,南临黄河。西汉为五原县。东汉初,匈奴南单于曾分部众屯此。清为乌喇特部牧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置厅。1912年改县。乌加河流贯,渠道纵横,灌溉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