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思州宣慰司

思州宣慰司

土司名。元置。至元十二年(1275),思州安抚田景贤内附,以其地置军民安抚司,治所在龙泉(今贵州凤冈县)。十八年(1281),改为宣慰司,兼管内安抚使。二十一年(1284),改隶顺元等路宣抚使司,复降为安抚司,治所在水特姜长官司(今贵州思南县)。领府1,州14,县1,长官司52。至正二十五年(1365),思州宣抚使兼湖广行省左丞田仁厚率先归附明太祖朱元璋,遣其都事等献镇远、古州、务川、邛水、常宁等10县及龙泉、瑞溪、沿河等34州。改宣抚司为思南镇西等处宣慰使司,以田仁厚为宣慰使。洪武五年(1372),析为思州、思南2宣慰司,隶湖广,领都坪峨异溪、都素、施溪、黄道溪4个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以思南、思州两宣慰使相仇杀,土官叛,遂分其地为8府4州,始置思州府。

猜你喜欢

  • 金世宗

    见“完颜雍”(1147页)。

  • 曷懒路

    即“合懒路”(835页)。

  • 夹板

    清代传递公文之具。凡未赏给报匣的官员,遇奏事时,将奏折用夹板夹好,外用绵纸封固,接缝处钤盖本职官印,包以黄绫,发驿传送。军机处交发的紧要文书,由兵部捷报处加具夹板,封固,“粘贴印花”(盖印封签)发驿。

  • 嘎莫拉

    1871—1932近代蒙古族诗人。亦名杜嘎尔苏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人。出生于牧民家庭。7岁时在村塾学习蒙文,聪慧好学,爱好民间文学,尤喜背诵“好来宝”之类的民间故事歌谣。17岁入旗衙门任文

  • 亦屯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伊屯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十五年(1417)二月所设亦东河卫均作伊屯或伊屯河卫。

  • 安义公主

    隋宗室女。开皇十七年(597),应突厥和亲之请,文帝将其嫁于东突厥突利可汗染干,染干遂率部南徙度斤旧镇驻牧,为隋守边。不久(599年前),病卒,隋廷复以义成公主和亲染干。有隋一代,少数民族首领连娶两位

  • 伊沙噶

    见“伊希卡噶”(807页)。

  • 分榜

    清代八旗满洲、蒙古众生员参加乡试、会试另行张榜公布中式者名次。①顺治八年(1651),京旗士子始参加顺天乡试,卷试满文。取中举人:满洲50名,蒙古20名,另为一榜张挂。九年,会试、殿试,依例蒙古归满榜

  • 三郡乌桓

    对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之乌桓人的统称。《资治通鉴》:“三郡乌桓,辽西蹋顿、辽东苏仆延、右北平乌延也。”汉末,乘军阀割据之机,乌桓掘起,各自称王。献帝初平(190—193)中,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从

  • 合刺带

    见“哈剌䚟”(16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