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扫寨

扫寨

布依族旧时宗教迷信活动。流行于黔南和黔西南。每年春季进行。意为把寨内邪魔扫除干净,以保人畜健康,五谷丰登。此外,凡遇狗上房、山羊叫、看见火星等,则随时请摩公(巫师)扫寨驱鬼。各地做法不一,一般为:在扫寨当天,先在寨内扎一纸轿或龙船,在寨门口插两根龙竹,上用稻草绳连接,中间挂一把木刀;一个摩公身穿法衣,头戴法冠,左手持木棒或宝剑,右手摇响铃,口念巫词,走在由两大汉抬着的纸轿或龙船前面,众人牵着狗、羊、提着鸡、鸭紧随其后,挨家挨户“驱鬼”;扫毕,各家闭门,紧关寨门,表示鬼邪已被驱逐。然后各户去一人随同巫师将纸轿、龙船送到河边烧掉,把纸灰扫入水中冲走,再杀狗、鸡、鸭,当场煮熟,众人聚饮。同时,每家每户也如同过节一般,杀鸡买肉,吃团圆饭。苗族亦有是俗,祭祀活动稍异。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或九月九举行。行期1日,由巫师主持,全寨男子参加。巫师肩扛一根带枝叶的竹杆,吊一只公鸡,手执缠有草绳的一节竹筒。两名陪伴的巫师抬着各色纸扎的小房子,内坐一纸人,称之为“瘟神”。巫师们挨户用主人倒入竹筒内的水,喷向火塘周围,口念咒语,以示灭火消灾。届时,其他男子参加修路、掏井、埋沟、打扫卫生。待巫师走遍全寨各户后,众人持预备之猪肉等食品至河边,杀鸡祭祀。全寨男子参加吃喝,故又称“打伙会”。流行于贵州贵定、龙里等地。

猜你喜欢

  • 伯仁

    见“萧惠”(1991页)。

  • 瑶里

    见“遥里”(2370页)。

  • 洁山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建置的羁縻机构。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左右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辖地位于七河流域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 黑哲喀喇

    即“赫哲喀喇”(2423页)。

  • 石文魁

    清道光年间苗族公益事业家。又名石老才。湖南永绥厅(今花垣)止耳寨人。苗族。苗区有名富户石季五之子。曾任止耳寨苗千总。与兄石文贵分家析产后,因行商经营有方,家聚数十万。为人乐善好施,专办地方公益事宜。道

  • 撒拉语

    我国撒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其它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8. 7万(1990年)。撒拉语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8

  • 圣天子毗伽可汗

    见“毗伽可汗”(1649页)。

  •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等地傣族土司辖区内的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区或乡,大小不一,小的辖四五寨,大的10余寨。设㽘头一人,负责下达土司命令和各种粮款差役的摊派,并有权处理辖区内公共事务。由

  • 华夷译语

    民族语文词书及公文汇编。共4种版本,3种成书于明代,1种成书于清代。①明太祖朱元璋敕撰。蒙古族学者火源吉编纂。洪武十五年(1382)始编,二十二年(1389)刊行。包括两部分,前者为杂字,共收844个

  • 铁铉

    1366—1402明朝大臣。邓州(今河南邓县)人。回族。洪武(1368—1398)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官。处理明断,善决疑案,奏对详明,深得朱元璋器重,赐字“鼎石”,诏令两法司疑狱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