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更六兀

更六兀

布依语音译,意为六月六节。亦称“过小年”、“祭田公田母”、“敬盘古”。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整个布依族地区。通常于夏历六月初六举行,亦有在六月十六或二十七日过节的。节日来源,传说不尽相同。多数地区相传布依族始祖盘古氏发明水稻栽培技术,与龙王女婚配,生子新横,后因生母返回龙宫,新横为继母所不容,遂上天控告,并发誓毁掉水稻秧苗,以绝继母活路。经继母祈求,并答应每年六月六率子孙杀猪宰牛包粽子供奉他,始作罢。相沿至今乃成节日。安龙地区布依族则传说在清同治九年(1870)六月初六聚众起义,反对兴义县、安龙县地主豪绅屠杀抢掠,取得胜利,遂定是日为纪念日。祭祀活动有1天、3天不等。节前村村寨寨杀猪、宰牛、包粽子,家家户户备酒、肉、粽子、五色糯米饭,祭祀祖先与谷神,祈求五谷丰登。各地祭祀各有特色:有的兴杀狗祭谷;有的用白纸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鸡血、猪血或狗血,插到田间,于田边举行祭奠,谓可免蝗灾;紫云、长顺等地于是日赶场,进行物资交流;贞丰、兴义等地于是日举行“躲山”活动,男女青年云集“六月场”赶街、歌舞作乐。

猜你喜欢

  • 弘吉剌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翁吉剌、弘吉列、晃吉剌、雍吉烈、瓮吉里、翁吉剌惕等。《辽史》译作王纪剌,《金史》译作广吉剌、光吉剌。为一较大游牧部落,有许多分支,主要是亦乞列思、豁罗剌思、斡勤忽

  • 松林地土千户

    清代四川西番(今普米族)土官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当地首领王德洽归附,授土千户职,颁给印信一颗,号纸一张,后隶越嶲厅(治今四川越西县)宁越营。住牧四川石棉县松林地。嘉庆至道光间(1796—18

  • 洛垒云端

    见“罗垒云端”(1419页)。

  • 管理青海事务大臣

    见“西宁办事大臣”(713页)。

  • 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

    即“阿史那思摩”(1233页)。

  • 旗民分治

    见“旗民”(2460页)。

  • 稿房

    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办事机构。设文案、帮文案各1人,稿书3人。负责拟公文,呈递钦差驻藏大臣审核,经修改后,再发交满印房缮写。人员由驻藏大臣调藏随员充任。宣统(1909—1911)年间,由驻藏大臣联豫奏准,

  • 伊科达

    见“和硕达”(1446页)。

  • 班垫顿柱之乱

    同治十年(1871)甘丹寺堪布班垫顿柱勾结该寺喇嘛阿丹及札萨克喇嘛扎克巴协念等,谋令诺门罕辞退协理商上事务,谋夺商上大权,并密谋杀害原噶伦彭错策旺夺结父子等6人,为哲蚌寺喇嘛告发,畏罪潜回甘丹寺。噶伦

  • 纳扁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召片领的随身参谋,兼管政务及孔雀尾。受召片领命参加议事庭会议,为议事庭组成人员。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