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雅语

木雅语

我国四川省部分地区自称“木雅”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九龙等县,以及雅安地区的石棉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1.5万左右。木雅语分东、西两个方言。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上也有一定差别,不同方言区很难用木雅语交际。以康定县六坝乡木雅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42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其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有唇齿擦音和小舌塞音和擦音。复辅音有7个,由同部位的鼻冠加浊塞音和塞擦音构成。单元音有21个,分普通元音、紧喉元音和鼻化元音3套,复元音只有后响的,没有三合复元音,后响复元音由i、u、y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无辅音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较丰富,形态、虚词和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分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感情词10类。名词加词尾表示复数和指小。量词较丰富,数词一般需和量词连用,连用时数词在前,量词在后,数词和量词之间元音要和谐。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有格语法范畴,格分主格、领格和宾格3种,用词根韵母屈折变化和加后缀的方式表达。反身代词用重叠人称代词的方式构成。动词有人称、数、时态、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在动词前后加附加成分或动词词根声、韵、调屈折变化和重叠等方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大部分采用叠音或双声形式,有级范畴,分普通级、比较级和最高级3种,用加不同前缀表达。结构助词较丰富,有限制、受动、施动、工具、处所、从由、比较等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有:单音节或由音节合成的复合词占词汇的多数,加词头词尾构成的派生词、重叠词根的叠音词以及按一定格式构成的四音联绵等多音节词在词汇中也占一定比例。词的合成主要采用并列、偏正、支配、表达等4种方式。借词主要来源于藏语和汉语,藏语借词略多于汉语借词。

猜你喜欢

  • 龙济光

    1867—1925清末民初两广官僚军阀。字子诚。哈尼族。云南稿吾卡第五代土官龙汝霖之子。幼好武,性刚愎,惯权术。不满长兄※龙觐光代办纳更土司事务,串通胞兄龙裕光逼其让权,出走四川、广西。光绪二十六年(

  • 西堡长官司

    土司名。元属普定路,隶云南。明初属普定府,后改为安顺州,隶四川。洪武十九年(1386),置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六枝县北。仡佬族多居于此。明洪武十五年(1382),仡佬族聚众1万5千余人攻普定。二十六年

  • 耶律撒剌

    ?—1077辽道宗朝大臣。字董隐。契丹族。北院大王磨鲁古孙。清宁年间,累迁西南面招讨使,以善治称。咸雍九年(1073)十二月,改南院大王。寻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因奏劾权臣耶律乙辛,受排挤,出为始平军节度

  • 元登

    参见“四部医典奥词解说”(557页)。

  • 於单

    ?—前126西汉时匈奴太子。挛鞮氏。※军臣单于子。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父死,其叔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引兵相攻,被击破,出奔汉,四月,汉封其为涉安侯。数月后卒。

  • 三暗

    见“三岩”(46页)。

  • 伯勒克

    见“别儿哥”(1069页)。

  • 夔龙纹铜方壶

    见“中山王方壶”(297页)。

  • 集宁县志

    内蒙古地方县志之一。集宁县知事杨葆初撰写。线装4卷,约3万字。卷1疆域、县城、营缮、田赋、户口、乡村、军队、司法、学校;卷2商务、交通、山川、物产、职官、人物;卷3文艺上;卷4文艺下。该书对了解和研究

  • 给布给罕

    小儿防寒衣。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额尔古纳河地区,是使用驯鹿鄂温克人幼童旧时的传统冬装。用狍皮或驯鹿皮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