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睿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子。乾德五年(967)九月,父死以行军司马职权知州事。十月,授定难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开宝五年(972)三月,闻太祖解诸将兵权,罢藩镇节度,内不自安,遣使贡献,表请入朝,太祖不许。七年(974)以其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拒北汉刘继元招诱,并于银州御北汉军。九年(976)九月,率兵伐北汉,十月,攻克吴堡寨,俘寨主侯遇献于宋。太宗即位,避太宗讳改名克睿。太平兴国元年(976)十二月,以伐北汉功加检校太尉。卒,赠侍中。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子。乾德五年(967)九月,父死以行军司马职权知州事。十月,授定难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开宝五年(972)三月,闻太祖解诸将兵权,罢藩镇节度,内不自安,遣使贡献,表请入朝,太祖不许。七年(974)以其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拒北汉刘继元招诱,并于银州御北汉军。九年(976)九月,率兵伐北汉,十月,攻克吴堡寨,俘寨主侯遇献于宋。太宗即位,避太宗讳改名克睿。太平兴国元年(976)十二月,以伐北汉功加检校太尉。卒,赠侍中。
又作栏子军,或远探栏子马。契丹兵制,凡举兵,选剽悍之士为栏子军(马)。视出军多寡,少则数十,多则上万。主要任务为侦候敌人动静。居先锋军前20余里,全副衣甲,每行10里或5里稍驻,下马侧听有无人马之声,
见“好儿趁”(937页)。
?—1674清太宗皇太极之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内蒙古阿坝垓郡王额齐格诺颜女。崇德元年(1636),封麟趾宫贵妃。四年(1639),其父母入朝,妃率诸王、贝勒迎宴。太宗赐宴清宁宫。顺治九年(165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月祖伯位下。成吉思汗西征,命长子术赤往攻毡的。遗址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克孜尔奥尔达(彼洛夫斯克)东南约29公里处。
见“也孙铁木儿”(143页)。
即“由屯”(564页)。
?—118西羌起义军首领。东汉永初元年(107),参加西羌起义,随※滇零转战于陇西、安定、北地等郡。六年(112),滇零死,子※零昌立,居丁奚城(今宁夏灵武)辅佐幼主。元初四年(117),零昌被刺死后
清代碑刻。见“太平寺锡伯碑”(273页)。
1876—1900清光绪帝妃。满洲镶红旗人。他他拉氏,礼部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与姊同日被选入宫,始封为嫔。二十年,晋封为珍妃。聪颖贤能,颇有远识,深得光绪帝宠爱。甲午战争后,目睹国事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湟地区。东汉时向内郡迁徙,分布于关中、陕北等地。晋、十六国时期,有一批以“弥姐”为姓氏者活动于西北地区,如弥姐高地、弥姐婆触等。隋代《邑主雷惠祖合邑子弥姐显明等造像记》和《邑主弥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