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梭磨土司

梭磨土司

清代藏族土司。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嘉绒地区。“梭磨”,藏语“广大土地”之意。始祖原为杂谷土目。雍正元年(1723),以随军征战有功,赐长官司印。乾隆十五年(1750),改安抚司,三十六年(1771),随征大小金川,升宣慰司。咸丰(1851—1861)年间,土司郎卡无子,以女苍旺格什承位。咸丰十年(1860),以芦花人举事,土妇前往招抚,被幽禁。同治三年(1864),清廷派兵镇压,始被释还。后历传长子班马旺扎等。

猜你喜欢

  • 蒙古佛教史

    书名。全称《叙述大蒙古地区佛教缘起之佛教明灯》。济美日必多吉撰。初以木刻藏文版行世。1930年蒙、藏典籍刊行会刻印复制本传世。全书主要记载蒙古族的产生、王统演变、元代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及其发展、宗喀

  • 蒙古抗日游击队

    中共绥远省委领导下的一支蒙古族抗日游击队。1939年秋,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在※绥蒙游击大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李森任队长。1940年由高凤英接任。贾力更、徐秉智、彭光华、奇峻山先后任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

  • 郁于

    ?—723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郁于、郁干、李郁干。出自大贺氏族。前首领※娑固(李娑固)从父弟。开元八年(720)契丹内讧,堂兄娑固为军事首领、静析军副使可突于(一作可突干)所杀,即被可突于推为

  • 肯切

    ?—1542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的使臣。蒙古族。嘉靖二十年(1541),奉俺答汗命,与石天爵至大同,要求通贡互市,经边臣上奏,被明世宗拒绝,并被无理扣留。在俺答汗强烈要求下,石天爵被释放,而

  • 回回教

    又称“回回教门”,或简称回教。是中国对伊斯兰教的古称之一。最早见于明初回回人马欢著《瀛涯胜览》一书。自宋以来,汉文史籍中,多用回回一词泛称国内外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族或国家,因而伊斯兰教也习称为“回回

  • 契丹语,指无蚊蚋、水草丰美的地方。亦有以此作为专名,如辽太宗耶律德光所置“国阿辇斡鲁朵”(永兴宫),下属四“瓦里”(一级组织名),其中之一则称“抹”(见《辽史》卷31)。金代初年,因袭契丹诸抹而置群牧

  • 内蒙国民旬刊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机关刊物。为我国用蒙文宣传革命思想的早期刊物之一。1925年11月16日创刊。未署明出版地点,从出版时间看,应是该党中央所在地张家口。编辑主任是齐庆毕力格图,出版主任为阿拉坦。共出版

  • 石世

    339?—349十六国时期后赵第四世皇帝。349年在位。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母为前赵主刘曜女安定公主。初封齐公。以母出尊贵,获宠于石虎,甚得偏爱。建武十四年(348)

  • 耶律道隐

    ?—983辽皇室。字留隐。契丹族。东丹王※耶律倍第五子。为辽世宗※耶律阮弟,辽景宗※耶律贤叔。史载其性沉静,有文武才。出生于后唐。辽太宗天显十一年(936)闰十一月,父遭后唐末帝李从珂杀害,时年尚幼,

  • 辽世宗

    见“耶律阮”(13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