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沃沮故地

沃沮故地

汉魏时沃沮族所居之地。沃沮族分南沃沮与北沃沮两部分,南沃沮占有朝鲜半岛盖马大山以东,南至今元山以北,北至图们江附近的沿海地;北沃沮分布在图们江北,约有今吉林省和龙、延吉、汪清、珲春等县地。《新唐书·渤海传》所载以沃沮故地为南海府,实为南沃沮地,传称北沃沮所在为※“貊故地”。《辽史·地理志》等以今辽宁海城县一带为古沃沮地,误。

猜你喜欢

  • 皋落狄

    见“东山皋落氏”(515页)。

  • 刘劢

    ?—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聪子,刘粲弟。嘉平二年(312),封齐王。又拜卫大将军。建元二年(316),被郭猗、靳准诬陷与皇太弟刘乂共谋作乱。麟嘉三年(3

  • 苦他巴

    即“古塔巴”(441页)。

  • 隋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隋唐魏征(580—643)、长孙无忌(?—659)等奉敕监修,参加执笔者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85卷,包括帝纪5卷,志30卷,列传50卷。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入唐官至侍

  • 马黑麻·乞儿吉思

    见“马黑麻·柯尔克孜”(186页)。

  • 民族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解释互异。在欧洲,公元前已有此词,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已较普遍地使用。至近现代呈多元繁杂状态,有的划分为政治民族或社会民族,有的以自然

  • 楚固拉干

    蒙古语音译,意为“会盟”。又译作“丘尔干”。也即在封建割据时期,大小封建主之间的一种集会,盟主由实力雄厚的封建主担任,实为蒙古诸部封建领主临时议事机构。始于何时,各说不一。集会地点由参加者事先商定,其

  • 阿棱经霸

    蒙古地区佛教大寺院授予的经学学位。僧徒在寺庙中经过学习,获※格不什学位后,再经过10年深入学习,业满,举行典礼仪式,由活佛授予此学位。获此学位者即具有中级僧侣地位而受到礼待,从此可以自由研究深化。

  • 耶律铸

    1221—1285蒙古国及元朝大臣。字成仲。契丹族。中书令※耶律楚材子。太宗后乃马真氏称制三年(1244),父死,嗣领中书省事。博采历代德政,汇成81章以进。宪宗八年(1258),领侍卫军从汗伐蜀,运

  • 阿旺图丹旺秀

    1725—1796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雍正元年(1723)罗桑丹贝坚赞圆寂后,被选为转世灵童,即却藏呼图克图三世。生于佑宁寺附近的恰记沟。三世(一作二世)章嘉呼图克图瑞贝多吉之弟。乾隆七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