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坚样嘉措
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乾隆三十一年(1766),洛桑丹悲坚赞圆寂后,被选为转世灵童,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三世。出生于青海郭密氏族的贺尔加庄。幼年在塔尔寺学经,后赴西藏色拉寺拜师学法。八世达赖强白嘉措授以“额尔德尼班智达”称号。乾隆五十一年(1786),赴北京晋谒高宗。改呼毕勒罕号为呼图克图。五十二年,返青海。五十八年(1793),入京,任札萨克达喇嘛。嘉庆三年(1798),在多伦诺尔掌喇嘛印务处,授“禅师”号。十六年(1811),赐以“诺门汗”称号。二十一年圆寂。
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乾隆三十一年(1766),洛桑丹悲坚赞圆寂后,被选为转世灵童,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三世。出生于青海郭密氏族的贺尔加庄。幼年在塔尔寺学经,后赴西藏色拉寺拜师学法。八世达赖强白嘉措授以“额尔德尼班智达”称号。乾隆五十一年(1786),赴北京晋谒高宗。改呼毕勒罕号为呼图克图。五十二年,返青海。五十八年(1793),入京,任札萨克达喇嘛。嘉庆三年(1798),在多伦诺尔掌喇嘛印务处,授“禅师”号。十六年(1811),赐以“诺门汗”称号。二十一年圆寂。
西夏职官末品封号。西夏语音“多收”,西夏文《官阶封号表》有“文孝恭敬东南姓官民地忍”称号。下有义平、识睦、益盛、谋便、蔽集等5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1934年新疆军阀盛世才提出的施政纲领。内容为:实行民族平等;保障信教自由;实施农村救济;整理财政;澄清吏治;扩充教育;推行自由;改良司法。它是盛世才为巩固其统治、顺应当时国内外和新疆的政治潮流而制定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三月,葛林河等处女真野人首领秃里木等120人来朝,于其地置卫,与葛林等10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版长卫,并说清代有版长峪,在兴京(今辽宁省新宾
壮族传统球类运动之一。亦称“打棍”。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参加者数人至十数人不等。秋收后在田间或广场上举行。事先准备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硬质木球和一根长约30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的扁平木棒,与一块高
即“吴亚终”(1074页)。
1843—1932清末民初书画家。字正泰。四川成都人。回族。幼习经、汉典籍。成年后,倡导教育,主张男女都要读书,曾在皇城清真寺创办清真女子小学。善书画,书出苏东坡体,但不拘一格,揉合赵柳、刚柔兼备;画
清代新疆城名。※“伊犁九城”之一。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于和尔郭斯。驻绿营汉军屯镇参将、守备,设巡司一员。同治十年(1871)沙俄入侵伊犁后被毁。位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称老霍城(霍尔果斯)。
?—1265或1266钦察汗国第四代汗。又译别尔哥,伯勒克。蒙古孛儿只斤氏。※术赤之子,钦察汗※拔都弟。元太宗七年(1235),随拔都参加※“长子西征”,九年参与对莫尔多维亚的攻掠。翌年,统兵征钦察,
动物名。亦称“(犴)”或“达罕”,,一作“堪”、“康”。分布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及与其邻近的蒙古、前苏联
?—1854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厚庵。曾任游击、参将、副将等。道光十五年(1835),任台湾镇总兵。十八年(1838),镇压嘉义县沈和起义,赐花翎,加提督衔。二十一年(1841),英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