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源怀

源怀

444—506

北魏大臣。原名思礼,后赐名怀。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太武帝时父源贺(本称秃发破羌)归北魏,赐姓源氏,官至太尉。北魏文成帝和平(460—465)末,为侍御中散。孝文帝太和元年(477),袭父爵陇西王,拜征南将军。后持节督诸军屯于漠南,以防御柔然。还,授殿中尚书,出为长安镇将、雍州刺史,善抚恤,劫盗息止,流民皆相率回归。岁余,复拜殿中尚书,加侍中,参都曹事。又督诸军征柔然,六道大将咸受节度。迁尚书令,参议律令。后例降为公,授司州刺史。从驾南征,加卫大将军、领中军事,以母忧去职。十九年(495),授征北大将军、夏州刺史,转都督雍岐东秦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宣武帝景明二年(501),为尚书左仆射,加特进。后授车骑大将军、凉州大中正。诏为使持节、加侍中、行台,巡行北边6镇,恒、燕、朔3州,赈给贫乏,兼采风俗,考论殿最,事之得失,皆先决后闻,虽亲友也奉公表劾。所上事宜便于北边者40余条,被采纳。正始元年(504),出据北边,抵御柔然南扰。及至云中,柔然北败。旋至恒、代,案视诸镇左右要害之地,可以筑城置戍之处,皆量其高下,揣其厚薄及储粮积仗之宜,成犬牙相救之势,凡表58条,皆为宣武帝采纳。迁骠骑大将军。后又都督平氐诸军事,击武兴氐王杨绍先叔杨集起之兵。卒,赠司徒、冀州刺史,谥惠。史称其为人“谦恭宽雅有大度”,好接宾客,雅善音律,虽在白首,至宴居之暇,常自操丝竹。

猜你喜欢

  • 铁利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领广、汾、蒲、海、义、归6州。治广州,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或说在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附近;也有笼统说在黑龙江地方,旧有依《辽史》指在今辽宁沈阳市附近

  • 云南机务抄黄

    书名。明张紞(字昭季,今陕西富平人)编。作者洪武十五年(1382)出官云南,在滇凡17年。收洪武十五年二月至二十一年七月敕谕制诰37道,悉依原文录之。内容包括军政机构的设置、屯种、兵食以及出征乌撒(今

  • 斡里朵

    即“斡鲁朵”(2426页)。

  • 呼图克图

    蒙古语音译,意为“再来之人”或“圣人”、“长寿者”。用于享有活佛高位和尊号之人。源于藏语“朱必古”(化身)。清廷对西藏、蒙古地区佛教上层大活佛的封号。凡受封者均载入理藩院册籍。乾隆以后,呼图克图转世须

  • 芬问部

    契丹部落名。一作芬阿部。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郁羽陵(一作羽陵)部发展而来。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

  • 大凌河

    河名。古称白狼河。蒙古语称傲木伦。在辽宁省锦县东。源出大宁境,自义州西60里入境,南流,经广宁左右屯卫,入海。又有源出边外喀喇沁尾苏图山之敖木伦河,自义州西九官台门东流入。绕义州城北,东南流,经杵头山

  • 北平蒙藏学校

    简称蒙藏学校,亦称蒙藏学堂。1913年北洋政府蒙藏事务局在清代咸安宫三学及理藩部蒙古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建立。为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培养训练蒙、藏等民族人员的学校,先后隶属于蒙藏院和蒙藏委员会。校址在北京

  • 歪思

    ?—1432※东察合台汗国第八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黑的儿火者之孙,失儿阿里之子。1417年弑※纳黑失只罕汗,被※朵豁剌惕部※异密※忽歹达拥立为汗。统治时期,由于瓦剌势力向西发展,入据

  • 六部大人

    北魏初期官名。鲜卑拓跋贵族建立北魏后,其官制既模仿汉晋,又保留原游牧部落的某些特色。明元帝拓跋嗣泰常二年(417),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东、西、南、北部,皆以诸公为之大人,大人各置三属官,辅佐

  • 钦察远征

    蒙古军对钦察等国的征伐。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花剌子模国,次年,进围其都城撒麻耳干(今撒马尔罕)时,遣哲别、速不台率3万蒙古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摩诃末病死于宽田吉思海(今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