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满语官爵称谓

满语官爵称谓

满族先民称其首领为“牛录额真”(后改称“牛录章京”)。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翌年即以“牛录额真之爵”赏给被征服者洛科等人。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其八旗官爵汉名为满名“昂邦章京”等,从而衍成“昂邦”、“章京”、“达”、“哈番”,合为清代官称的4种主要称谓。天聪、崇德年间,世爵与武官名称本多相同。顺治四年(1647),更以“精奇尼哈番”等为臣爵专称,从而使官爵合一之制始有所区别。乾隆元年(1736),其臣爵汉名制立,然与其对品改称的满语爵名仍沿用未废。满语官名,系“昂邦”者纯属文武大员;系“章京”者多属有职守、具品级的中等上下武员;系“达(大)”者则在文武中大小官员乃至无品级者都有;系“哈番”者则多用于文官“卿”以下杂职以上者。满语官爵称谓,大体以“精奇尼”、“阿礼哈”、“阿礼菲”等冠作“正”、“主”座之位,而以“阿思哈尼”、“一尔希”等冠为“次”或“副”席之位,“阿达哈”等则表示“陪”席或第三之位。在正一品(满语:精奇尼乌珠哲尔吉)、从一品(一尔希乌珠哲尔吉)与正二品之中,尚包括“加衔”在内,如“太师”、“少师”与“太子太师”、“太子少师”(满语亦皆同)等。不系正从品级者,如笔帖式、七品小京官等。入值军机等处者,皆谓之“行走”官,官无专设;御前大臣、后扈大臣等,亦属武职大员“兼任”。

附:满语官爵称谓表

满 语 名 称汉译名称品 级附 注
昂 邦大 臣一作 “按班
虾卡达拉喇多尔机昂邦领侍卫内大臣武职正一品

侍卫
首领
武正三至正六品亦作 “
一作 “
阿礼哈笔帖黑达
阿思哈尼笔帖黑达
大学士
(内阁) 学士
文职正一品
文从二品
乌珠拉哈昂邦首辅大臣
笔帖黑昂邦
超海昂邦
文大臣
武大臣
一作 “笔特黑昂邦”
即 “超哈依昂邦”
乌云赛图九卿六部、都察院、通政司、
大理寺的长官总称
哈番
阿礼哈哈番
一尔希哈番


少卿

猜你喜欢

  • 奔古簇

    又作奔古尔著簇、奔古尔着簇。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六年(1470),族人龙卜节等入朝贡马及盔甲等物,赐以衣服、彩缎等。此后,其首领不断依例入贡明廷。成化十二年(1476)派米

  • 王兀堂

    明代建州女真首领。又作王乌塔。女真族。驻牧于辽东叆阳堡东250里(今辽宁桓仁、宽甸境内),通市于叆阳。嘉靖(1522—1566)末年,忠于明廷,奉约惟谨,受封都督。以建州右卫都指挥王杲发难。劫杀孤山修

  • 马兰羌卢水胡起义

    晋元康四年(294),匈奴人※郝散在山西上党(治今黎城南古城)起义,后入陕西渭北冯翊(今大荔西北)。六年(296),其弟郝度元率冯翊、北地郡马兰(今陕西旬邑)羌、卢水胡攻北地郡(治今陕西耀县东南)杀郡

  • 杀虎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5路驿道之一。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内阁学士德珠负责建立。杀虎口因在西,称为西口。从北京至杀虎口930里设14站,从杀虎口到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210里,除杀虎口内地所设1站外,

  • 萧达鲁古

    辽道宗朝大臣。契丹族。初党附权臣枢密使耶律乙辛,受擢拔,迁旗鼓拽剌详稳。大康三年(1077),乙辛诬太子耶律濬谋废立,致太子被贬为庶人,囚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他受乙辛遣,与近侍直长撒把密赴上

  • 弗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甫里河卫改作佛林、佛林河卫。

  • 龙汉瑭

    宋代南宁州领主。南宁州人。西南少数民族大姓豪富※龙彦韬之子。开宝四年(971),嗣父职,为南宁州刺史,兼蕃落使。八年(975),所属39部顺化王子若发等377人入朝贡马、丹砂等。后世领其地。

  • 鲁托梭龙

    珞巴族巴达姆部落方言音译,旧时为求取牲畜兴旺而举行的宗教仪式。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在夏收庄稼作最后一次除草前,凡有牛的人户,都把牛从丛林中赶回来,绑在房前庭院的木桩上,杀鸡宰猪,向守

  • 车鹿会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二代首领。约为拓跋猗卢(307—316年在位)时代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木骨闾子。父卒,聚众自成一部,称柔然,自为部帅,脱离纥突邻部,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岁贡马畜貂皮等。冬率部入牧

  • 基恰堪布

    藏语音译,一作基巧堪布,意“总管堪布”。即布达拉宫总管旧时随侍达赖喇嘛的最高僧官职称,秩从三品,多由其亲信担任。负责管理达赖喇嘛私人的财产、经济收支、生活起居、宗教活动的照料及※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