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耶律图鲁窘”(1326页)。
元置。牙兰,一作雅兰。因设于雅兰河(即金代耶懒水,前苏联称塔乌黑河)流域而得名。金代在此曾设耶(押)懒路,后因地瘠,女真猛安户大多迁至恤品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该所千户皂化归附于明。明代为野人
1786—1839清代青海塔尔寺活佛,即赛朵呼图克图五世。出生于青海湖附近吉隆。乾隆五十年(1785),赛朵四世圆寂后,被选定为转世灵童,迎入塔尔寺。嘉庆七年(1802),入塔尔寺显宗札仓学习。九年(
清朝将领。又作鄂博实。黑龙江索伦人。乾隆二十年(1755),以总管率索伦兵从征伊犁,升副都统。二十三年(1758),驻守库车时,奉命率索伦兵东归,后请命于富德,率所部西行解兆惠军之围。次年,渡叶尔羌河
书名。全名《吉祥历代德格法王传善佳宝蔓诸欲宏扬》。作者为多吉日巴赞巴强巴衮噶桑结丹贝结赞,简称※强巴、衮噶坚赞(藏族),为德格王系第四十五世,即俗称第四十五世德格土司。41岁受戒出家,兼德格更庆寺主。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元宰相耶律铸《双溪醉隐集》作伯什巴里,并云:庭州有五城,俗号五城之地。突厥语“伯什”为五,“巴里”为城。元初为西北重镇。宪宗元年(1251),设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
吐蕃将领。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随军征战至夏州(今夏河),任统帅驻军该地,后定居甘加区的卡加(又称“喀加”)。其后裔分散于岗岔、南木拉、合作、甘加、扎尤、卡加六大部落,谓之“卡加六
即“绥可”(1970页)。
地名。位于今河南滑县东。后燕永康二年(397),燕主慕容宝为北魏所败,丞相慕容德据守邺(今河地临漳西南邺镇),次年,率众4万余户南徙滑台,称燕王,建都,史称南燕。长乐元年(399),为北魏所取,始徙都
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境内看守成吉思汗陵并司祭祀的蒙古族部落。一说原为成吉思汗的卫队。成吉思汗死后,负责看守陵寝,世代相承。一说是忽必烈汗在马年从蒙古各部征调来守护八白室(供奉神物,即成吉思汗遗物之所)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