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盛京通志

盛京通志

书名。清康熙至咸丰年间,该书屡经重修,版本甚多:①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今辽宁辽阳人)等奉敕撰,32卷,图9幅,刻本6册;另有康熙五十年(1711)廖腾煃等的续修本,仅增“杂志”一目。 ②雍正十二年(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河南新安人)等修,33卷(较前书增“典谟”1卷),图11幅,钞本10册。对山川、城池、道里皆有订正。 ③乾隆元年(1736)宋筠、王河(浙江绍兴人)等增修,48卷,图14幅,钞本20册。补康熙、雍正朝史事。 ④乾隆十二年(1747)汪由敦等奉敕修,32卷,刻本12册。 ⑤阿桂(满洲正白旗人)等奉敕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书,130卷,图35幅,名为《钦定盛京通志》,刻本64册。⑥因原志版刊字迹脱落弥多,咸丰二年(1852)雷以諴(湖北咸宁人)等补修,48卷,刻本8册。通行为阿桂等奉敕纂本,有武英殿刊本,民国六年铅印本。该本取材广泛,内容甚丰,是一部比较完备的地方总志。内容包括:圣制、纶音、天章、京城、坛庙、宫、山陵、星土、建置沿革表考、疆域形胜、山川(附古山川考)至三十二城池、关邮、津梁(附船舰)、户口、田赋(附旗田官庄税课)、职官、学校、官署、选举、兵防、名官、历朝人物、国朝人物、忠节、孝义、文学、隐逸、流寓、方伎、仙释、烈女、祠祀、古迹(附陵墓)、风俗、物产、杂志、历朝文艺、国朝文艺。本书无论体例和内容,较其它各本都有突破,是研究东北史地系统之书,也是满族史研究者经常征引之历史文献。

猜你喜欢

  • 西蕃喇嘛

    清代青、甘、康地区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青海、甘肃、西康地区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西蕃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甘、青、康地区佛教事务由清理藩院和驻西宁办事大臣管理。

  • 宁海军

    马麒统率之兵。清末,马麒由旗官升任副将衔循化营参将,为扩充势力,以循化营兵丁为骨干,大量招募循化、化隆两地的撒拉人当兵,因他曾任“甘边宁海镇守使”,故称其兵为“宁海军”。

  • 六山

    见“医巫闾山”(1063页)。

  • 三区革命

    新疆北部诸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为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削所致。1944年3月,国民党政府向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牧民强征军马一

  • 伊勒慎

    1566—1645清初官员。满洲镶黄旗人。姓费莫氏。世居萨齐库。因乌喇部攻萨齐库,率所属6部归附,授骑都尉世职。因从征有功,加三等轻车都尉。又以沙岭战功,加二等轻车都尉。后金天聪五年(1631),奉命

  • 贞孝公主

    758—793渤海国公主。第三世王※大钦茂第四女,名佚。此为谥号。早年受女师之教,“敦诗悦礼”,大钦茂大兴五十六年(唐贞元九年,793)死,享年36岁。葬于今吉林省和龙县龙头山,其墓1980年10月被

  • 奶粥

    加牛奶熬成的米粥。主要流行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达斡尔族地区。鄂温克人食用奶粥,是在中东铁路修成后,因当时大米输入量少,不将大米制作干饭,而放牛奶熬成粥吃。达斡尔族的奶粥,以稷子米、荞麦米

  • 呕罕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呕罕卫、雅哈河卫。永乐五年(1407)底,呕罕河等处女真首领至京朝献。次年正月,与秃都河等7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倭肯河流域。该卫与明朝关系密切,是著名的

  • 沙扎沃巴

    见“沙扎”(1124页)。

  • 宗恰普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的官衔之一。藏语音译,意为相当于“代理县长”。19世纪中叶设置。由错那宗本(县官)任命僧俗各1人,报西藏噶厦政府备案。任期为3年,亦可连任。常年驻降喀宗康,代理错那宗宗本行使职权。并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