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鄂温克语音译。居住今内蒙古阿荣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人对※“”的另一种称呼,但两地在使用时不尽相同:阿荣旗的鄂温克人只称“家”或“家庭”为“”,称居室为“”,如“萨喜格柱”、“萨喜柱”(产房);鄂温克族自治旗则无这种变化,居室也称纠,如称简陋蒙古包为“奥布海纠”,呼现在的蒙古包为“俄儒格纠”。

猜你喜欢

  • 布土

    参见“土僚”(64页)。

  • 乞离明

    即“永丹”(634页)。

  • 葛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古称昆明人。他称白彝。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寻甸、罗平、师宗、路南、富源、宜良、弥勒、禄劝、会泽、鹤庆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简称“乌思藏宣慰使”。“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路。相当今西藏地区。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

  • 都匀府

    行政区划名。明置。元代以前称都云,五代楚时置州,元置县。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安抚司。二十九年(1396)改为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永乐(1403—1424)时,改隶贵州。弘治七年(1494)置

  • 阿点夷离的

    辽时对妇女的尊称。契丹语音译。是由“阿点”和“夷离的”复合成的词组。“阿点”意为“贵”;“夷离的”与“乙林免”词干相同,意为“妃”、“大臣夫人”。合为“贵妃”或“贵夫人”之意。

  • 五色国

    见“五色四夷国”(267页)。

  • 墨啜

    即“默啜”(2551页)。

  • 弗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甫里河卫改作佛林、佛林河卫。

  • 遇折

    见“过折”(7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