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颇
藏语音译,意为“地皮税”或“地方差”。又称“渝差”。旧时西藏江孜地区堆穷(小户)向差巴(支差的人)交纳的差税。差巴领种的差地,所有权属西藏地方政府,需支差。堆穷住在这片土地上,即不支差,又喝此地水、拾此地柴,故要向占有这片地的差巴交纳“地皮税”。交纳标准:一般成年(18—60岁)男子,年交1只大绵羊;成年女子,交1只大山羊;不满18岁或年逾60者,无论男女,人均年交12“鲁古”青稞。是堆穷向差巴集体交纳的差税,以村为单位,收入按比例归各差户所有。表现出差巴和堆穷在土地上的从属关系。
藏语音译,意为“地皮税”或“地方差”。又称“渝差”。旧时西藏江孜地区堆穷(小户)向差巴(支差的人)交纳的差税。差巴领种的差地,所有权属西藏地方政府,需支差。堆穷住在这片土地上,即不支差,又喝此地水、拾此地柴,故要向占有这片地的差巴交纳“地皮税”。交纳标准:一般成年(18—60岁)男子,年交1只大绵羊;成年女子,交1只大山羊;不满18岁或年逾60者,无论男女,人均年交12“鲁古”青稞。是堆穷向差巴集体交纳的差税,以村为单位,收入按比例归各差户所有。表现出差巴和堆穷在土地上的从属关系。
参见“勃令驿”(1584页)。
见“辛爱黄台吉”(1108页)。
鱼肉松。赫哲语音译。又称“鱼毛”。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保存和食用鱼肉的方法,对脂肪多不宜晒鱼干的鲤、怀头、胖头、草根、青、白、鳇等鱼,通常制成
①见“萧陶苏斡”(2002页)。 ②见“耶律学古” (1314页)。 ③见“耶律斡特刺”(1328页)。 ④见“耶律室鲁”(1317页)。
见“所力卫”(1466页)。
即“大诚庆”(84页)。
苗族的一支。因女子服装上背部缀有一条织锦,布端缝20枚左右的贝币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贵州龙里、贵定、惠水等地。详见“苗族”(1335页)。
裕固语音译,意为“家”、“部落”。一作鄂托克。旧时裕固族社会组织形式。每个部落分若干户族(西部裕固语称“的尔勤”,相当于氏族)。部落之间原有严格的地域界限,各占一定的区域。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原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曾与松潘地方其他长官司一道遣使入朝贡马,赐以钞、币和袭衣等。洪熙元年(1425),其族人阿兀等
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乞伏氏所建。初依附前秦,淝水之战后,乞伏国仁乘前秦兵败势衰之机,聚众10万,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85)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改元建义,置武城、武阳、安固、武始、汉阳、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