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班·公哥监藏班藏卜

萨班·公哥监藏班藏卜

1182—1251

乌思藏著名高僧。藏传佛教萨迦教派萨斯迦五祖之第四祖。出身于藏地区萨斯迦款氏家庭。原名班丹顿朱,幼从师受戒,出家学法,改名公哥监藏(又作贡噶坚赞)。宋嘉泰四年(藏历木鼠年,1204),印度那烂陀寺末任座主释迦师利跋陀罗(1127—1225)入藏传法,遂奉为师,修习经论典籍及佛学大、小五明,得大成就。印度人称精通佛学五明之高僧为“班弥怛”(亦作班智达),故时人尊称公哥监藏为“萨斯迦班弥怛”,简称为萨班,后遂以萨班相称而得名。开禧二年(火兔年,1206),从师利跋陀罗受比丘戒,乃以师利跋陀罗之藏语意译称“班藏卜”(亦作巴藏卜,意为“吉祥贤”),遂自名为萨班·公哥监藏班藏卜,以示其所师承。自是,藏传佛教各派之高僧大德,于其本名之后皆连称班藏卜,以示其修习佛学之高深。元太宗后乃马真氏称制三年(藏历木龙析,1244),应蒙古皇子阔端之召请,携两侄八思巴(后受元封国师,帝师、大宝法王),恰那朵尔只(后受元封白兰王、乌思藏三区最高执法官),随蒙古来使先行,自赴乌思藏各地走访地方僧俗领袖商议归顺蒙古事。定宗元年(火马年,1246),抵凉州(今甘肃武威)。翌年,谒阔端晤谈,接受蒙古大汗以吐蕃全境委命阔端管理,发“萨班致乌思藏蕃人书》(又称《具吉祥萨迦班智达致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诸善知识大德及施主书》),晓喻僧俗官民归顺蒙古。此后,遂与八思巴、恰那朵尔只留住未返。其间,曾为蒙古人、汉人、畏兀儿人、当地吐蕃人等授徒传法,又为阔端治愈疾病,深得阔端信任,被尊为“祭天长老”。曾以畏兀儿文字母之字形制为40余个字母拼写蒙古语,后未通用。宪宗元年(铁猪年,1251),在凉州圆寂。一生著述近20种,在佛学方面,《三律仪论》、《正理藏论》等列作萨迦教派必修典籍,亦受到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之重视;又以民歌、格言体裁写成《善说宝藏》,即后著称的《萨迦格言》,深入浅出以阐述道德伦理,文笔精美,开启一派文风,元代即有蒙古文译刊本。《萨班致乌思藏蕃人书》中所陈述吐蕃地方归顺蒙古应行诸事体,后遂成为元代管理吐蕃全境所规定之条例,此书对于元朝对乌思藏之统治及此后全国之统一,均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 得失得本

    见“赤寔得本”(1015页)。

  • 西宁卫志

    青海省方志。刘敏宽、龙膺撰修。敏宽,今山西运城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任兵备,后以功加按察使。龙膺,今湖南常德人,万历年任监收通判,嗣迁西宁卫同知。成书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后,是青海最早的

  • 无水

    见“无溪”(244页)。

  • 崖儿城

    西域古地名。见明《西域番国志》。其地二水交流,断崖居中,因崖为城,故曰崖儿。即古交河城。清《西域图志》称招哈和屯,“招哈”为“交河”之讹。遗址为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参阅“交州”(875页)。

  • 亦集乃战役

    ①明朝和北元的一次战争。洪武十三年(1380)二月,明太祖朱元璋因故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众万余屯于和林,并不时南下袭击西北明塞,遂命驻陕西的西平侯※沐英(回族,一说苗族)出征。沐英率兵至灵州(

  • 章文轩

    1886—1946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人。蒙古名扎木扬什拉布。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人。曾在青海塔尔寺学藏经,后返回本旗,为鄂托克旗阿拉庙活佛。1923年,参加鄂托克旗诸“独贵龙”(牧民反封建斗争的组织)

  • 也柳干

    ?—1258元朝将领。又译叶了干。蒙古札剌儿氏。成吉思汗宿卫拔彻之子。太宗年间(1229—1241),父战死后,袭职,任火儿赤(佩箭侍卫)、博儿赤(司膳),事太宗子岳里吉为卫士长。七年(1235),从

  • 达礼麻识理

    元朝大臣。又译达礼麻失里、答尔麻、答儿麻失里。字遵道。蒙古克烈氏。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阿剌不花子。幼习学经史。顺帝至正五年(1345),官御史台译史、照磨。十五年,拜监察御史。历任工部员外郎、参议詹事院事

  • 完颜阿邻

    ?—1162?金大臣。女真族。完颜氏。康宗※乌雅束孙,金源郡王※完颜宗雄子。通女真、契丹大小字及汉字。为熙宗所赏识,年18,授定远大将军,为顺天军节度使。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迁益都尹兼山东东路

  • 奚的部

    辽代部族名。辽代末年,女真大军压境,※耶律大石于保大四年(1124),自立为王,率众西走,在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召集该部等18部王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得该部响应,18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