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褫革达赖喇嘛名号

褫革达赖喇嘛名号

清廷废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尊号。光绪三十年(1904),英帝侵西藏,以达赖喇嘛临事携印出逃外蒙库伦(今乌兰巴托),清廷予以惩处,革“达赖喇嘛”名号,英印政府以废达赖名号违背1904年和1906年条约为借口,从中干预;又因商上僧众再三禀诉,以达赖为黄教之主,一旦革名号,难号召藏众,维系人心,清政府于次年恢复达赖名号,按例封为“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宣统二年(1910),川军入藏,由于帝国主义挑拨,达赖复潜逃印度,清朝再革其名号,并令驻藏大臣速访寻灵童数人,按金瓶掣签,另选达赖喇嘛,以维系黄教。后在英印政府干涉下,清政府被迫停止寻找灵童。

猜你喜欢

  • 册府元龟

    书名。宋王钦若(962—1025)、杨亿(974—1024)主持编纂的史料性大型类书。1000卷。真宗景德二年(1005)起纂,大中祥符六年(1013)成书,历时8年。王钦若官至司空、同平章事;杨亿为

  • 南园漫录

    杂史。明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江宁即今江苏南京人,祖籍云南保山)撰。约成书于嘉靖五年(1526)。内容颇广,记载和考证滇事的有30余条,多可取,言边事更详实。如卷2“麓夷”条,卷7“夷种贵”条,“猛密

  • 龙异阁

    宋代西南龙蕃首领。为龙、方、张、石、罗五姓蕃之一。领地在今贵州中南部。初为知静蛮军、蕃落使,守天圣大王。治平四年(1067)入觐英宗,诏为武宁将军,封其属将及郎将200余人。熙宁六年(1073),与罗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济尔马台河、鄂尔浑河、翁金河。东至鄂尔浑河,南至布尔察克接军台,西至乌拉罕诺尔,北至济尔玛台。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附清。三十年,素泰伊勒登受封

  • 银角

    苗族妇女头饰。盛行于贵州东南部地区。银制,形似水牛角,中空,重达2斤,外刻双龙抢宝。上雕花纹,通常戴在帽子上,并与银牌等饰物配用。角尖上有时缀有几撮羽毛。一般在盛大节日或婚嫁时戴之。相传采用牛角形式是

  • 西宁办事大臣

    清朝派驻青海地方行政长官。一称青海办事大臣、管理青海事务大臣、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雍正三年(1725)置。由理藩院从散秩大臣、八旗护军统领、副都统及各部侍郎中简任。3年一换。办事大臣衙门内设司官

  • 瞎药

    宋代秦州(今甘肃天水)地区吐蕃部族首领。※俞龙珂弟。以妹妻河州(今甘肃临夏)吐蕃大首领※木征,结为姻亲,为木征重要谋士。熙宁五年(1072)降宋,封内殿崇班,本州蕃部都监,赐姓包名约。后,在驻河州边将

  •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约1211蒙古国开国功臣、汪古部首领。又译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阿剌兀思”为名,“剔吉”、“忽里”均为官号,一说“剔吉”为突厥语“特勤”之音变;“忽里”为金官职“忽鲁”之音变,为“统数部之长”。世

  • 暮讹

    参见“宣徽院”(1747页)。

  • 异奇氏

    见“高车六种”(19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