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八国
西北古族八政权总称。春秋时,分布地区:陇西有绵诸、绲戎、翟戎、䝠戎;岐、梁山、、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诸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臣属于秦。合称西戎八国。其中绝大多数属阿尔泰语系民族,少数与羌有关。战国时,由于秦的势力不断向西北扩展,八国中,有的后为秦所并;有的被迫西遁、北徙,脱离秦的统治。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秦宣太后杀义渠王于甘泉宫,秦昭王复起兵伐义渠余众,义渠国亡,八国的最后一国结束。秦于八国之地设置陇西、北地、上郡,实行统一的郡县制度。
西北古族八政权总称。春秋时,分布地区:陇西有绵诸、绲戎、翟戎、䝠戎;岐、梁山、、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诸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臣属于秦。合称西戎八国。其中绝大多数属阿尔泰语系民族,少数与羌有关。战国时,由于秦的势力不断向西北扩展,八国中,有的后为秦所并;有的被迫西遁、北徙,脱离秦的统治。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秦宣太后杀义渠王于甘泉宫,秦昭王复起兵伐义渠余众,义渠国亡,八国的最后一国结束。秦于八国之地设置陇西、北地、上郡,实行统一的郡县制度。
1894—1975黎族人民杰出首领、优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原名王妚兴。海南省琼中县(原属白沙县)红毛乡人。上辈均为红毛峒长。幼年在家务农,青年时曾外出当槟榔园工人和汉商挑夫。为人正直,乐于助人,194
河流名。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源于克什克腾旗西海尔奇克山之俄伦泊。西流约百余里,折西北流,经阿巴嘎旗之南,入阿巴哈纳尔旗,向北为暗流。全长190公里,河宽5—10米,河两岸的丘陵谷地,清以来为锡林郭
蒙古语对山泉之称呼。后引申为发源于山泉之小河流称呼。清代汉籍文献多载之。如什巴尔台布拉克、赛喇木布拉克、雅玛图哈布齐勒布拉克、古尔班努库尔布拉克等。大都原为蒙古各部驻牧地。至今仍有些河流袭用此称,如沙
见“土河”(63页)。
州名。隋置,治所在今甘肃省酒泉市。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大历元年(766)为吐蕃所据,宋代被回鹘占领。宋景祐三年(1036)入于西夏,置蕃和郡。元置肃州路总管府,明改肃州卫,清仍置州。
见“阿力古多”(1219页)。
元朝在海南岛最高行政与军事机构。天历二年(1329),改琼州路军民安抚司置。治所在琼山(今海口市)。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于雷州)。元统二年(1334),改为乾宁安抚司,领琼山、澄迈、临高、文昌、乐
河名。亦称“阿术浒水”。“按出虎”亦作“阿注浒”、“阿触胡”、“阿术火”、“阿之古”、“按出浒”、“安术虎”等,女真语,“金”之意。清称阿勒楚喀河。今称阿什河,为松花江支流之一。女真族因发祥此河流域而
1710—177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舒穆禄氏。字休如,一字伯雄、明亭。礼部侍朗徐元梦之孙。雍正间,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侍读、监察御史。乾隆二年(1737),上疏请于盛京、黑龙江、宁古塔安置闲散八
金代户类之一。金实行“通检推排”以确定人户物力,有物力者称课役户,亦称物力户。分上、中、下3等。此类户口负担极重。种官田者需交租,种私田者需纳税。租税之外算其田园、屋舍、车马、牛羊、树艺之数,及其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