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曷钵

诺曷钵

?—688

唐代吐谷浑可汗。又作诺贺钵、诺遏钵、诺褐拔等。慕容氏。※慕容顺子。初受封燕王。唐贞观九年(635),父为臣下所杀后,嗣立。因年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获唐兵部尚书侯君集兵援,始平乱。次年,请颁唐历,奉唐年号,并遣子弟赴长安入侍,受唐封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勤(勒)豆可汗。同年十二月,亲到长安朝觐,并请婚。十二年(638),因唐允其请婚,而拒吐蕃请婚,为吐蕃所怨,遭吐蕃攻,遁走青海之北。十三年,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许之,并于次年遣淮阳王道明送公主至吐谷浑。自此双方修好,屡遣使至唐朝贡。十五年,以所部丞相宣王专权,谋袭击公主,劫其奔吐蕃,惧,逃鄯善城,后获唐鄯州刺史及所部威信王援,败宣王,乱平。二十三年(649),太宗卒,刻其石像列昭陵前,后受高宗封为驸马都尉。永徽三年(652),弘化公主入朝,为其长子慕容忠请婚,高宗以会稽郡王李道恩第三女金城县主许之。龙朔三年(663),因罪臣素和贵投奔吐蕃,尽告国中虚实,遂遭吐蕃进攻,兵败,率王室及部众数千帐弃国逃唐凉州(今甘肃武威)。乾封元年(666),受唐封青海王。咸亨元年(670),唐遣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伐吐蕃失败,吐谷浑王依唐复国未遂。三年,为吐蕃所逼,由凉州徙鄯州浩门河(今青海大通河)南,再徙灵州(今宁夏灵武南)。唐于其地置安乐州后,任刺史。

猜你喜欢

  • 蒙古佛教史

    书名。全称《叙述大蒙古地区佛教缘起之佛教明灯》。济美日必多吉撰。初以木刻藏文版行世。1930年蒙、藏典籍刊行会刻印复制本传世。全书主要记载蒙古族的产生、王统演变、元代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及其发展、宗喀

  • 北周文帝元皇后

    ?—551拓跋鲜卑元氏,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初封平原公主(一作平阳公主),适开府张欢,因欢贪残,待之无礼,诉于帝,欢被杀。改封为冯翊公主,以配大将军宇文泰(周文帝),生※宇文觉(孝闵帝)。大统十七年

  • 浇河

    郡名。古西羌所居。东晋时,后凉吕光置浇河郡。寻为南凉秃发乌孤所取。后入吐谷浑境。北周建德五年(576),移治黄河南浇河故城,改为廓州。隋大业初,复为浇河郡,寻亦废。故治在今青海黄河南岸贵德县东南。

  • 十三史

    见“二十四史”(6页)。

  • 阁罗凤

    约712—778或779唐代南诏第五世王。又作阁逻凤、觉乐凤。乌蛮,姓蒙氏。※皮逻阁子。开元二十六年(738),受唐封右领军卫大将军,兼阳瓜州刺史。二十九年(741),加左领军卫大将军。天宝二年(74

  • 博东齐旗

    清代蒙旗之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置。杜尔伯特台吉伯什阿噶什裔。初驻牧额尔齐斯河流域。因惧阿睦尔撒纳侵袭,徙乌兰古木。二十二年,喀尔喀贝子车布登扎布领兵进攻叛军,收伯什阿噶什属户。建旗,使附车凌牧

  • 也速迭儿

    明代蒙古领主。孛儿只斤氏。元世祖※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后裔。初与瓦剌联合,对抗北元。北元天元十年(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趁明将蓝玉等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大败北元之机,在土拉河袭杀突围的脱古思帖木

  • 回疆

    清代地区名。指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清朝称维吾尔人为“缠回”,故名。嘉庆九年(1804)所刊《回疆通志》,即为这一地区的方志。其中包括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乌什

  • 麦德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有能力”、“有气魄”或“有权威”等。旧时珞巴族社会等级名称,由未沦为低贱等级血统的氏族成员组成。属自由人。可以占有※伍布(较低级的社会等级)和※涅巴(最低级的社会等级)

  • 忽里勒台

    蒙古语音译,又作“忽里台”、“忽邻勒塔”、“忽鲁勒台”、“忽邻勒台”等。《元朝秘史》释为“聚会”。原为氏族部落内部的族众会议。随着阶级分化,那颜贵族阶级的形成,逐渐演变成氏族部落首领、显贵上层参加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