谙都剌
元朝官员。蒙古克烈部人。字瑞芝。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之孙。因祖父名阿思兰,遂以兰为氏。通经史,兼习诸国语言。成宗(1294—1307年在位)朝,为翰林院札尔里赤,书写制诰,深受赏识。迁应奉翰林文学,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升待制。后任辽州达鲁花赤、集贤直学士。文宗至顺元年(1330),改襄阳路达鲁花赤,赈济山西灾民,筑堤城外以防水患,民以无虞。顺帝元统二年(1334),任益都路总管,兴学校,改民俗,裁抑亲王买奴府属扰民之不法行为。
元朝官员。蒙古克烈部人。字瑞芝。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之孙。因祖父名阿思兰,遂以兰为氏。通经史,兼习诸国语言。成宗(1294—1307年在位)朝,为翰林院札尔里赤,书写制诰,深受赏识。迁应奉翰林文学,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升待制。后任辽州达鲁花赤、集贤直学士。文宗至顺元年(1330),改襄阳路达鲁花赤,赈济山西灾民,筑堤城外以防水患,民以无虞。顺帝元统二年(1334),任益都路总管,兴学校,改民俗,裁抑亲王买奴府属扰民之不法行为。
见“谢龙羽”(2301页)。
见“大唐天宝战士冢”(101页)。
金、元表示文职品级的称号。金制自从九品至从七品职事官,由吏部拟定。正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皆须呈省以听制授。凡进士出身的皆授文散官,谓之文资官。其余皆为武散官,谓之右职,又谓之右选。文资以进士为优,右职以军
即“完颜宗尹”(1155页)。
见“董舍吾”(2185页)。
壮族地区特产名酒。亦称窖酒。产于贵州从江等地。酿造方法独特:把糯米蒸熟后,铺于竹蕈间让其散热,加曲药拌匀,置于瓦缸中发酵,待糯米变甜,香气四溢时,把米糟放入小口坛中,严禁粘着油盐,同时放入适量凉开水,
突厥、回鹘等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来源甚古,匈奴、大月氏、乌孙之属,皆用之。汉时作“翕侯”。其职世袭,多由可汗子弟担任,通常有继承可汗地位的法定权利。因时代不同,职位高低亦略有差别。《唐会要》卷一百:
契丹符契。上圆下方,形如方响,上方有孔,穿绳。镀金,缕刻契丹大字“”(意“敕走马”)。在南司内收掌。每遇下五京等处取索财物,及进南朝物品,以此牌信带腰间为凭。
书名。金完颜宗弼、完颜勖等撰。20卷。主要记收国元年(1115)正月至天辅七年(1123)八月太祖一朝有关史事。皇统八年(1148)成书。又,金纥石烈良弼、张景仁、曹望之、刘仲渊等人亦受命撰有《太祖实
见“鲁允昌”(2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