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贵由赤竞走

贵由赤竞走

元代蒙古宫廷组织的长跑比赛。亦称“放走”。“贵由赤”亦作“贵赤”,蒙古语音译,意为快走健脚者。起初旨在锻炼和选拔士兵,“使服特别之任”。其后成为例行体育竞技。据《南村辍耕录》、《泺京杂咏注》等载,每年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或大都(今北京)举行,挑选“脚力便捷者”参加比赛。有严密的组织规则和程序,由朝廷委派“监临官”进行监督和裁判。设起跑线和终点,皇帝亲临终点观赏和行赏。赛程约180—200里。大都的起跑点设在河西务(在今河北武清县西北),上都的起跑点设在泥河儿。开赛前在起点检录参赛人数,并在起跑线上拉一根绳,“使无后先参差之争”。然后去绳放行,一般从黎明(卯时)至巳时历3个时辰(约6个小时)到达终点,在皇帝面前“俯伏呼万岁”。头名赐银1饼,第二名赐缎子4表里,第三名2表里,余者各1表里。有的优胜者被选入特技亲军,个别人还得到官职,如来自西域的马可谋沙,因在比赛中屡次获胜,得到了平章政事的要职。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设立“校署”,专门管理摔跤、贵由赤竞走等赛事。

猜你喜欢

  • 隆多喇嘛全集

    书名。全称《隆多喇嘛阿旺洛桑全集》。阿旺洛桑(1719—1795)撰。作者系格鲁派大德,因久居聂塘之隆多地方岩洞修行,遂有隆多喇嘛之称。书中尤以《噶当、格鲁派高僧简述》、《汉藏佛教人名录》、《佛教施主

  • 赛刊王

    见“赛罕王”(2468页)。

  • 忽格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客赤”。《元朝秘史》释为“放牛的”,《华夷译语》解为“牧牛人”,即司牧牛。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始置,执掌牧牛事宜。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

  • 呼伦布雨尔

    见“呼伦贝尔”(1390页)。

  • 拓跋那

    ?—451北魏宗室。又称阿斗埿、阿叔尼、元大汗。鲜卑拓跋氏。高凉王拓跋孤玄孙,拓跋礼子。袭父爵为高凉王,拜中都大官。骁猛善攻战。太平真君六年(445),以征西大将军讨吐谷浑慕利延于阴平白兰。后与永昌王

  • 失必儿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意“林木中百姓”)之一,也作为地名。又作亦必儿—失必儿。一说中世纪的东方人和中国人用以指亚洲东北部的广大地区,相当于今西伯利亚。邻近乞儿吉思等部。居民以狩猎为业

  • 桑主则

    参见“日喀则”(292页)。

  • 句无

    古地名。春秋末越国之南界。《国语·越语上》:“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在今浙江诸暨县境。

  • 阿拉木什

    犴皮套裤。鄂温克语音译。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狩猎时穿的传统套裤。有带毛和去毛的两种,此为去毛的,春秋季穿用;有毛、毛朝外的名“奥老黑”,冬季穿用。

  • 仆杂

    彝语音译。意为※呷西奴隶吃的饭食。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以荞麦皮、嫩野草、蒿子叶等做成。民主改革前,生产的粮均被奴隶主占有,单身奴隶一无所有,连人身都是主子的,仅能以此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