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
藏语称“玛儿”,为藏、蒙等族人民用牛羊乳制成的食品。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区。一般用土制方法:即将奶汁稍加温,倒入大木桶(藏语称“雪登”)内,用一装有园盘的木棒上下提拉数百次,使油水分离,取出浮在上层的淡黄色的脂肪,灌入皮口袋内,冷却后即成。主要用来合入糌粑和茶中食用,亦可点灯、润肤、制作酥油花及过藏历年炸“卡赛”(果子)。是农奴向领主交差的主要实物。
藏语称“玛儿”,为藏、蒙等族人民用牛羊乳制成的食品。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区。一般用土制方法:即将奶汁稍加温,倒入大木桶(藏语称“雪登”)内,用一装有园盘的木棒上下提拉数百次,使油水分离,取出浮在上层的淡黄色的脂肪,灌入皮口袋内,冷却后即成。主要用来合入糌粑和茶中食用,亦可点灯、润肤、制作酥油花及过藏历年炸“卡赛”(果子)。是农奴向领主交差的主要实物。
明代藏区古地名。又作答藏、思达藏、达苍。今之吉隆。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封其地政教首领南渴烈思巴为※辅教王。南渴烈思巴为萨迦派后裔,其曾祖在元代曾尚长公主,封白兰王,并以达苍为基地发展势力
见“头克汗法典”(632页)。
?—1904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光绪二十八年(1902),英军侵入西藏之亚东、帕里、北进至曲米森谷时。三十年(1904),他率千余藏军于曲米森谷阻止英侵略军前进。英军首领荣赫鹏以阵前对话为名,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的始祖。东胡后裔。幼年时被鲜卑拓跋力微(220—277年在位)部贵族掳获,充当奴隶。因首秃,又忘其本姓名,被主人取名为“木骨闾”(鲜卑语)。成年后,免奴为骑卒。至拓跋猗卢(307—31
东汉西域小国名。据《后汉书·西域传》载,有1千余户,3千多人,胜兵千余。其人皆披发,勇猛善战,以游牧为业,随畜逐水草,不知农田耕作。所居原为蒲类国地,以蒲类王得罪匈奴单于,匈奴强迫蒲类人远徙匈奴右部阿
明代藏区部落名。驻地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境。成化元年(1465),头人千卜等入朝贡马及方物,赐以衣服、彩缎等物。四年(1468),再次入朝,贡马及明甲,赏赐如例。五年,其族人与忍藏、札工等族人一起聚众
①以本民族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用。封建社会的统治民族以本民族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利益,以民族主义思想为指针,对异民族实行民族压迫。资产阶级革命在反对封建
南诏弃吐蕃归唐朝之盟。唐贞元四年(788),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不满吐蕃对其重敛赋税,夺诸险要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因纳清平官郑回“自昔南诏尝款附中国(唐朝),中国尚礼义,以惠养为务,无所求取。今弃蕃
吐蕃官名。藏语音译。亦称大论、大相。直译为“大臣”。《新唐书·吐蕃传》谓:“其官有大相曰论茞”。亦即“论掣逋”之对音缩写。长庆《唐蕃会盟碑》中多记有此种官职,如“论波掣逋”即是。解放前夕,西藏地方政府
见“拓跋郁律”(13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