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耳种羌
东羌的一支。参见“虔人种羌”(1863页)。
东羌的一支。参见“虔人种羌”(1863页)。
元朝将领。畏兀儿人。※岳璘帖木儿第四子。中统三年(1262),随叔父撒吉思讨李坛,以功授行省郎中,拜博兴州、沂州达鲁花赤。至元十一年(1274)随丞相伯颜攻宋,为先锋,败宋丞相贾似道于丁家洲(在今安徽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必缠等160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秃都河等7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拉们河,并说清代有拉们河,在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县)西北18
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互相交往中所产生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既有友好往来,互通有无的一面,又有民族歧视、压迫、掠夺的一面。前者主要发生在各民族人民间,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剥削阶级集团
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诸盟之一。以赛音诺颜部24旗会盟于齐齐尔里克地方而得名。东界土谢图汗部,南临大漠,西与北接札萨克图汗部。为喀尔喀蒙古中路。地兼耕牧,有矿产及盐池。清代直隶理藩院。民国初年,由驻库伦办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阿尔泰军台之东。东接车臣汗部右翼中旗,西至布拉斡搜吉,南达什硼陀罗海,北抵本部中右旗及中右末旗。有佐领5。会盟于汗阿林盟。郡王固鲁什喜从子开木楚克,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
藏语“萨达久苏尔”意译。详见“开荒地税”(215页)。
①古地名。故址在今辽宁朝阳市区。西汉时为辽西郡柳城县县治所在,故名。东汉时,先后为乌桓、鲜卑族所据。东晋时,鲜卑慕容皝以此为“福德”之地,在原基址上筑城,建宫室,改称※龙城,又曰和龙城(因新建宫室名和
苗族服装。苗语称“乌背”。流行于贵州东南部雷山、凯里等地。无领、中开襟、襟边与袖子等处有精巧刺绣,花纹斑烂。一般仅在盛大节日、婚丧时穿用。名称源于古代男子出嫁时穿的婚服。传说古代苗族男子出嫁身着漂亮的
奚族之一部分。唐代末年,※契丹崛起,奚族为其所役属,后因不堪受虐,部分西迁妫州(今河北怀来)北山投唐,别为西奚,原部居古北口外琵琶川(今辽宁建昌县境)一带,遂有东、西奚之称。至辽太祖五年(911),为
元代地名。又作镇海城。在今蒙古国科布多东南杜尔格湖西南。成吉思汗攻金回师后,大臣镇海奉命领所俘汉民万人屯田阿鲁欢,立城戍守,以人名命城,又作称海。蒙古语作“镇海八剌喝孙”,“八剌喝孙”汉意“城中有仓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