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南达

阿南达

①(?—1696)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臣汗※硕垒第十一子。初号达赉台吉,驻牧克鲁伦河之北索和尼。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诸子及部众投清。二十八年,授济农及札萨克,驻牧阿噜科尔沁界内呼噜苏台。三十年(1691),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封固山贝子兼札萨克。三十四年(1795),同部镇国公罕笃叛遁,其属数十户被掠,因遣兵追击之。 ②(?—1707)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乌弥氏。内大臣哈岱次子。初以一等侍卫兼佐领。康熙八年(1669),以党附鳌拜论罪,获宥。二十七年(1688),以准噶尔部噶尔丹侵掠喀尔喀诸部,奉命谕之罢兵。二十九年,随大将军裕亲王福全败噶尔丹军于乌兰布通(内蒙古赤峰附近,一说在克什克腾旗境)。三十一年(1692),奉命赴宁夏招降和硕特部台吉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升正黄旗蒙古都统。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奉命在喀尔喀诸部熟知塞外途径者28人为向导,并从费扬古大败噶尔丹军于昭莫多(今土拉、克鲁伦两河上源之间)。继驻守肃州,招降噶尔丹妻弟噶尔丹多尔济,擒其族子顾孟多尔济。三十六年,叙功,授云骑尉世职,奉命率兵驻西宁。卒,谥恪敏。

猜你喜欢

  • 马斯喀

    ?—1704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初任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七年(1688),由护军参领授武备卿。翌年,迁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寻兼内务府总管。三十四年(1695),抉领侍卫内大臣。次年,兼管火器

  • 乌罗长官司

    见“乌罗府”(334页)。

  • 道行究竟

    书名。中国伊斯兰教著作。清末经学大师马复初著。2卷。约同治二年(1863)成书。复初,字德新,云南大理人。回族。精通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学通儒、佛、道、伊斯兰四教。本书借用儒佛道三教之哲理

  • 阿里克等四十族

    见“西宁管辖四十族”(716页)。

  • 班第思奇普

    清朝武官。蒙古镶红旗人。吉勒特氏。父色楞塔布囊为察哈尔宰桑,率众归清。父卒,袭一等梅勒章京。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加半个前程。三年(1646),随军征义军张献忠。

  • 巴延阿布该阿玉什

    清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乌巴什。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顾实汗第四子。初被拜巴噶斯育为子,与鄂齐尔图车臣汗一同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康熙十六年(1677),鄂齐尔图车臣汗为准噶尔部噶尔丹击败后,徙

  • 司函长

    见“穿甲处”(1760页)。

  • 西纳堪布喜饶益西贝桑波

    13世纪藏传佛教僧人。青海第一代西纳活佛世系之喇嘛。宋淳祐十一年(元宪宗元年,1251),八思巴谒见忽必烈后,由其陪同返西藏受戒。事毕又将八思巴送回。忽必烈即位后,建总制院(后改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

  • 蒙古锄烧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源于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将士于行军途中,在铁三角架或石火盆、火塘上,架一个锄形铁丝网,将宰杀后的整羊放在架上烧烤,待肉色焦黄后,众人用刀割食,方法简便,适于行军作战。后人称之为“蒙古

  • 伯笃鲁丁

    元朝大臣、诗人。汉姓鲁,字至道。回回人。先世大食(今阿拉伯)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至元元年(1335),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二年,出任浙东海右肃政廉访副使,曾修复浙东永嘉石门洞书院,告诫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