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吉簇

阿吉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宣德二年(1427),其族弘济大国师吒思巴儿监藏因随官军征安定功,明廷赐其四品银印及诰命。六年(1431),因其族原住野马川之首领果若儿等率百姓800帐,于永乐间逃往甘州(今甘肃张掖)白城山,该部原岁纳马300匹,皆由其他部民代纳,且果若儿等又纵属众扰甘州,行在兵部奏请令都督史诏、刘昭及陕西行都司各遣官抚谕,令其返回本土复业。以大国师吒思巴儿监藏等隐匿洪熙元年本族喇嘛阮丹汪束、锁南藏卜随军征剿安定之首功不报,致使2人未得升赏,怀怨,率部亡入肃州盐池境,欲相仇杀,后悔过,复故地摆通川,遂加恩升赏2人,使仍管本部,办纳差发。是年,逃往甘州白城山部700余帐还居野马川。以头目朵里只领真等率60余帐逃往赤斤蒙古地,俺官搬卜等率30余帐逃往肃州仙人坝,甘肃总兵民官都督刘广请派土官李文前往招抚。十年(1435),甘肃总兵官陈懋欲征调阿吉族人赴甘州助剿。因其族人反对,作罢。天顺七年(1463),其族国师贾思巴干节儿等遣僧人朵儿只省迦入朝贡马,赐以彩币等物。成化十三年(1477),原住牧黄河西庄浪至肃州南山一带之阿吉等二十九族,因洪武间所立之界碑年久湮没,互相侵扰,纠纷不断,明廷准甘肃总兵官都督佥事王玺之请,召诸族复立界石,每逢互市,于各关验入,不得随意越界。此后,该族屡入贡,与明保持政治、经济往来。

猜你喜欢

  • 武都镇

    古镇名。北魏初期所置军事重镇,以镇抚氐、羌等族。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北岸。太平真君九年(448),改为白石县。

  • 鲁凯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1万多(1975年)。分布从卑南主山的南部到大武山以北的地区,包括环绕浊口溪、隘寮溪及大南溪上游山地,分属今屏东县的三地、雾台,高雄县的多纳及台东县的卑南、大南诸乡。据

  • 生户

    宋代汉族对党项族部落族帐人户的称谓。与熟户相对。指对唐代后期开始内迁并散居于今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等地,远离汉族聚居地区从事游牧经济的党项羌部落。

  • 嘎吓崇拜

    旧时苗族的一种信仰。源于万物有灵崇拜。盛行于贵州雷山地区。嘎吓为苗语,无相同汉语词译其意,凯里一带汉族称其为白虎。据说嘎吓有抵挡恶鬼,保佑全寨平安,吉祥如意,不生疾病的能力。有时特别为其找一棵古树栖息

  • 敖昌兴

    清代呼伦贝尔文士。亦作敖拉昌兴。达斡尔族。字芝田。咸丰元年(1851),以佐领职奉命巡查额尔古纳河及乌的河源,归后将巡边经过撰《乌春》。还著有《京路记》、《调查乌的河源》、《田舍诗》和《依仁堂集》等。

  •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

    指西藏地方政权与教权合而为一的政治制度。始于元朝封萨迦派宗教领袖掌握西藏地方政权,经有明一代及清初逐步发展完善,至乾隆十六年(1751)清政府授权七世达赖喇嘛掌管西藏地方政教事务,正式成为定制。以后历

  • 绰拜

    清朝武官。蒙古镶白旗人。巴林氏。天聪五年(1631),任牛录章京。八年(1634),以办事能干,不违使命,授牛录章京世职。崇德三年(1638),加世职为三等甲喇章京。是年,随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征明至山

  • 去特若尸逐就单于

    ?—140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休利。※乌稽侯尸逐鞮单于弟。顺帝永建三年(128)嗣单于位。屡遣兵随汉将出塞击鲜卑与北匈奴。阳嘉二年(133),遣骨都侯夫沈与汉军出塞击破鲜卑,斩

  • 车苏

    见“撒苏”(2491页)。

  • 铁勒

    见“敕勒”(19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