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青史演义

青史演义

编年体与演义体结合的蒙文长篇历史小说。全称《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由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乡)协理台吉旺钦巴勒(1795—1847)及其子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1837—1892)两代人写成。※旺钦巴勒撰写至前8回,病故。※尹湛纳希从1870年继承父志,着手续写,历时20余年,于1891年成书。相传全书为12回,记载自成吉思汗出生至元末200余年的蒙古历史。现存69回,60余万字。前59回记述成吉思汗及其祖先的历史,后10回记述窝阔台即位后的历史。作者广泛涉猎蒙、汉、满、藏各种文字有关蒙古族历史的记载,民间传说,特别是汉文史书《通鉴纲目》、《元史》等,对重要事件和年代作有考订。作者自称为这部书“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竭尽愚才,将十部史书做过精心考究,探索寻觅,几乎达到头昏目眩的地步”。作品塑造了许多生动人物形象和动人故事,不仅突出成吉思汗及其将领和蒙古族巾帼英雄,还赞扬了普通牧民的高贵品德和智慧。在艺术创造上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并吸取了汉族古典文学的精华。在蒙古族近代文学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蒙、汉文本行世。

猜你喜欢

  • 丁炳

    明书法家。字中耿,号僴斋。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好作诗。工书、善楷书。其字方正端庄,为时人所称赏。

  • 伊宁起义

    解放前新疆伊宁地区一次重要武装暴动。1944年10月,伊宁“解放组织”为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于伊宁以东约100公里的巩哈县(今尼勒克县)首先发动起义,组成以法提哈、艾克伯尔等为核心的游击队,夺取该县县

  • 阴平王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豪杨氏的称号之一。南朝宋昇明元年(477)十二月,杨广香以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为政治中心,自立为阴平王。后杨炅、杨孟孙、杨定、杨法琛等继其号。齐、梁、魏也分别以此号封之。

  • 长孙肥

    ?—408北魏大臣。代人。鲜卑拔拔氏(后改长孙氏)。代王拓跋什翼犍时,年13,选为内侍。后从拓跋珪投奔独孤及贺兰部,常侍左右。登国(386—396)初,为大将,从征匈奴独孤部刘显及库莫奚、贺兰部,俱有

  • 阿卜萨湖

    见“忽汗海”(1488页)。

  • 嘉宁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宥州嘉宁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12监军司之一。驻地宥州(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红柳河西岸)。备宋鄜、延2州。

  • 雅哈河卫

    见“呕罕河卫”(1067页)。

  • 上六工土司

    清代土司名。清雍正七年(1729)设置。撒位族人※韩炳受封为土千户,驻街子,管辖青海循化城(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部※上六工,故名。主要管理撒拉“四房”。参见“四房五族”(555页)。

  • 纳力不剌台吉

    见“阿勒楚博罗特”(1247页)。

  • 达头可汗

    西突厥可汗。又作达度、地头。名玷厥。阿史那氏。※室点密可汗之子。原为突厥汗国西面可汗。早年随父征柔然、哒,立有战功。北周宣政元年(578),率兵攻肃州(今甘肃酒泉),因于阗、挹怛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