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音同

音同

又译同音。西夏文字书。西夏党项人令��犬长、罗瑞灵长编著,后经学士兀罗文信、梁德养等多次修定。现存有两种版本。一种为西夏正德六年(1132)义长校勘。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4.5×18厘米,共56页。收不同的西夏字6100余个,按声母分为重唇、轻唇、舌头、舌上、牙、齿头、正齿、喉、来日舌齿九品音,每品又分同音字与独字两部分。同音字之间以圆圈相隔。每字下有注释,多为1字或2字。是研究西夏语音系的重要材料。1909年出土于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1976年、1983年又在黑水城遗址出土部分残页,分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1968年苏联M·B·索弗罗诺夫出版《西夏语语法》,其中刊印了重新剪裁、分类的两个《音同》版本的材料。1986年李范文出版《同音研究》。

猜你喜欢

  • 察哈尔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明人异译作“插汉儿”、“察罕儿”、“擦汗儿”、“插汉”等。属※左翼三万户,为大汗的直辖部,领有察罕塔塔尔、克什克腾(克什旦)、敖汉、奈曼、翁牛特(翁里郭特)、乌珠穆沁、浩齐特和

  • 雅鲁卫

    见“牙鲁卫”(286页)。

  • 瑚素通阿

    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鄂济氏。原名瑚图灵阿。大理寺卿宜绵子。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由刑部员外郎改翰林院侍讲,累官左副都御史。嘉庆初,疏陈关税、盐课积弊;又请却贡献、停捐纳。居官有政绩,受嘉

  • 刘髯公

    1893—1938近代新闻家。名学庸,字仲儒、笔名髯公。直隶武清(今属天津市)人。回族。幼读私塾,学习孔孟。1920年经法国人地柏义介绍,到天津法租工部局任侦探长。1924年与段松坡、薛月楼创办《新天

  • 夏国王

    封爵名。(1)辽统和八年(990)圣宗封党项首领、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为此爵。(2)统和二十八年(1010)圣宗封党项首领、西平王李德明此爵。开泰十年(1021)圣宗复封德明为大夏国王。(3)辽景福元年

  • 高丽故地

    古高句骊族所居之地。高句骊初居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吉林省浑江和集安县为中心的鸭绿江以西地,后区域逐渐扩大,至东晋末,已有东临日本海,西达辽河,南至朝鲜半岛汉江以北,北到图们江以北及第二松花江地。北齐

  • 龙原县

    渤海王国置。为东京龙原府庆州依郭县。县治故址众说不一;或说即今吉林省珲春县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一说为珲春县城西半拉城子;有说为该县东北210华里之城墙砬子;今又有人说应是该县城西南20华里之温特

  • 香遍国

    见“乾陀罗”(1982页)。

  • 归化城延寿寺碑记

    碑铭。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玄烨撰。铭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简述康熙帝三次率兵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经过及建碑原委,为研究清代前期清准关系重要史料。碑现存呼和浩特席勒图召。

  • 哈剌讷兀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哈剌那惕。※弘吉剌部分支之一。始祖为秃速不答兀忒之长子合剌讷惕。参见“弘吉剌”(6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