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坚

马坚

1906—1978

现代著名阿拉伯语学者。字子实。经名穆罕默德·麦肯。云南个旧沙甸村人。回族。出身于农民家庭。1928年在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学习。1931年被选送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和阿拉伯语文学院留学,用阿拉伯文著《中国回教概况》,将《论语》译为阿文。1939年2月与庞士谦发起组织留埃学生参加的“中国回教朝觐团”,任副团长,在麦加向各国穆斯林介绍中国的抗日战争,揭露日军暴行,争取支持。当年回国,在上海、重庆、昆明等地从事《古兰经》及其它阿拉伯文著作的翻译、研究。曾在昆明主编《清真铎报》。1945年参加创办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任阿拉伯语教授。1949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当选为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务委员、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回族文化的发展、阿拉伯语人材的培养作出贡献。主要译著有:《回教哲学》、《回教真相》、《伊斯兰教育史》、《伊斯兰哲学史》、《认主学大纲》、《回历纲要》、《阿拉伯通史》、《阿拉伯概况》、《阿拉伯语法教材》、《古兰经》等。主编有《阿汉词典》。

猜你喜欢

  • 喀喇玛特和卓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又称伊纳雅特喀喇玛特。※玛木特玉素普和卓子,※阿帕克和卓弟。世居叶尔羌(今莎车),为当地维吾尔族首领。清辅国公额色尹、札萨克一等台吉图尔都、玛木特等皆其裔。史称“喀喇玛特系

  • 大金国志

    书名。南宋人宇文懋昭撰(一说为宋、元间人所辑,伪托宇文懋昭)。40卷:凡纪26卷、开国功臣传1卷、文学翰苑传2卷、杂录3卷、杂载制度7卷、许亢宗行程录1卷。前有进书表,末署端平元年(1234)正月十五

  • 挞马狘沙里

    见“挞马”(1619页)。

  • 李元谅

    ?—805唐朝官员。原籍安息(今伊朗东北部与苏前联交界一带)。本姓安。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抚养,改姓名为骆元光。及长,从军备宿卫,积劳至镇国军副使。建中四年(783),德宗以兵变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华

  • 姚绍

    ?—417后秦将领。羌人。※姚兴弟。皇初四年(397),奉命讨武都氐屠飞、啖铁等,杀之。弘始元年(399),以东平公、都督山东诸军事、豫州牧,镇洛阳。十六年(414),以秦安远将军、雍州刺史杨佛嵩为赫

  • 口分田

    唐代均田制授田之一。北魏作露田。指受田者有权使用,但无权世袭或变卖的土地。通常占正丁受田数的十分之八。唐代西州(治今新疆吐鲁东南高昌故址)、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等地亦行均田制。

  • 蒙文翻译乡试

    清代蒙古八旗翻译考试名目。雍正九年(1731)开设,只限于蒙古旗人参加。由蒙古考官1人,同考官2人主持考试。乾隆以前从满文《日讲四书》及满文奏疏中各出试题一首,要求用蒙文译出,乾隆以后改从满文《性理》

  • 拽剌

    ①契丹语。亦作“曳剌”、“夜剌”;《武林旧事》记为“爷老”;唐代史籍译作“曳落河(何)”(多一尾音);清代改译为“伊喇(注音“伊喇河”)”。其意:(1)健儿,或壮士。《新唐书·安禄山传》:“曳落河者,

  • 撒剌

    ①契丹语音译,意为“酒樽”。辽代有以此命名者,如太祖时有皇弟撒剌。太祖之佐命功臣耶律斜涅赤字撒剌。

  • 崩龙族

    德昂族旧称。1985年9月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改为※“德昂族”。详见“德昂族”(25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