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宗融

马宗融

1892—1949

现代作家、翻译家。四川成都人。回族。出身小贩。1931年前后入成都德文学校学习,1914年东渡日本求学;1918年因参加抗议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卖国密约的示威游行,被驱逐回国,在上海参加留日学生救国会及《救国日报》发行工作。1919年赴法半工半读,就学于里昂大学。参与创办《工余》杂志。1927年回国。1929年在中法大学任学监,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翻译介绍法国文学,先后发表《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名著。1933年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从事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发表译著四十余篇。1936年月与鲁迅、茅盾、巴金等人发起重组“中国文艺家协会”并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同年冬迁桂林,在广西大学任教。1937年又迁成都,任教于四川大学,1939年迁往重庆,任教于复旦大学。1939年1月与李劼人、朱光潜等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曾当选为理事。注意回族文艺事业的发展,提出“回族文化”的命题,并为之奔走,撰写发表文章多篇。宣扬回汉团结,铲除汉奸和内奸,一致抗日。1939年在复旦大学开办垦殖专修班、回民先修班,招收回族青年入学。先后创作有散文集《拾荒》,译作有屠洛涅夫的《春潮》、米博尔的《仓库里的男子》,与李劼人合译左拉的《梦》等。抗战胜利后,与老舍一道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支持学生运动。1946年随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加入“大学教授联谊会”,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被复旦大学解聘,迫于生计携家去台北,在台湾大学任教。1948年秋回上海,次年,病逝。

猜你喜欢

  • 土谢图汗部

    喀尔喀蒙古四部之一。一作图什业图汗部。以汗号得名。喀尔喀初无汗号,自成吉思汗十八世孙阿巴岱赴唐古特(西藏)谒达赖喇嘛,迎经典归,为众所服始称汗,至其孙衮布始称土谢图汗。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

  • 处罗侯

    即“叶护可汗”(540页)。

  • 峤南琐记

    书名。广西地方志及民族志。2卷。明魏浚(字禹卿,号苍水,福建松溪人,汉族)撰。据采访与史书、方志写成。万历四十年(1612)成书。内容主要记述山川、名胜、风土、人情及少数民族情况。其中卷上写山川、特产

  • 阿拉克忒睦尔

    见“阿刺知院”(1227页)。

  • 氏族

    以血缘亲属为基础结成的非性关系集团。亦称氏族公社。为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组织之一。萌芽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形成于晚期。当时自然条件恶劣,人类为获取生活资料,须组成更稳定强大的社会集体。在自然选择和谋生需要

  • 蒙古律例

    书名。清政府为维护和巩固对内蒙古的统治,在蒙古族习惯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法规。崇德八年(1643)初颁,乾隆六年(1741)重订,六十年(1795)再次增订,以蒙、满、汉3种文字刊印颁行。共12项,2

  • 川卜簇千户所

    明代藏区卫所名。永乐元年(1403)五月置。隶河州(今甘肃临夏)卫。初以头目令真奔等为千、百户,给印、诰,赐冠带、织金文绮袭衣。五年(1407),其千户奉朝命同护教、赞善诸王及必里、陇答、朵甘三卫等复

  • 线真

    元朝大臣。蒙古克烈部人,土别燕氏。都元帅※土薛之子。初侍忽必烈于潜邸,任宿卫,为博尔赤(司膳)。世祖中统二年(1261),随汗征叛王阿里不哥,掌右翼,大败叛军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南部)。四

  • 哲玛

    东乡语音译,亦作“哲玛其”,旧时东乡族社会宗教组织。系东乡族穆斯林围绕清真寺所组成的地区性宗教单位,并带有民政性质。其范围大小不一,大者包括数个乃至10几个村落的数百户;小者仅包括一个村庄数十户。由伊

  • 东拒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勿口”,枢密六大之一,位在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