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斌

高斌

1682—1755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初隶内务府。字右文。姓高佳氏。雍正元年(1723),由内务府主事迁员外郎,改郎中,管苏州织造。六年(1728),授广东布政使,调浙江、江苏、河南。九年(1731),迁河东河道副总督。十年,调两淮盐政兼署江宁织造。十一年,署江南河道总督。十二年,培修范公堤64138丈。十三年,实授。乾隆元年(1736),请由河兵、民工分摊修河土方,河兵挑运十之四,民工十之六。又以河南永城、江南萧县等处黄河为患,受命与两江总督赵宏恩、河南巡抚富德等筹办疏通之策。三年,淮扬运河工竣,受嘉奖。四年,与孙嘉淦、顾琮会勘直隶河道。六年(1741),请培运河南岸缕堤,作为黄河北岸遥堤,更于缕堤内酌建格堤9道。调直隶总督兼管河道总督印务。七年,受命赈恤淮、扬水灾。为减永定河水患,请准治上游之桑乾河。十年(1745),授吏部尚书,仍管直隶水利河道工程等,旋充经筵讲官、协办大学士。十一年,赴江南查办河督白钟山,安治水患。十二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管江南河道总督事务。年底,查办周学健家产案,因徇私瞻顾,革大学士,仍留河道总督任。十六年(1751),以大学士衔管河道总督事,寻暂管两江总督印务。十八年,因失察河南亏帑事,革职,留工效力赎罪。卒,赏给内大臣衔。因浚河治水颇有劳绩,于五十一年入贤良祠。著有《初学切要》及《固哉草亭文集》2卷、《诗集》4卷。

猜你喜欢

  • 唃厮啰

    ①人名(997—1065)唃厮啰政权创建者。清人译作“嘉勒斯赉”。吐蕃王朝赞普后裔。生于高昌磨榆国。原名欺南凌温。12岁时被河州羌人大贾何郎业贤携至河州(今甘肃临夏),安置于心城。后又

  • 卜鲁兀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①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与兀列河等四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右岸博戈罗茨科耶附近,有说在宏格力河流域。 ②永乐十二年(1414)置,《满洲源流考》将该卫

  • 贵州布政使司

    政区名。明永乐十一年(1413)改思州、思南、贵州宣慰司置。汉属牂柯郡和武陵郡。元置八番、顺元诸军民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以思州、思南两宣慰相仇杀,明廷命顾成率5万兵镇压,分其地为8府4州,始设布政使

  • 红改

    桦皮水桶。鄂伦春语音译。因以桦树皮制作得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族旧时传统的生活用具之一。圆形,底部和桶口镶有薄木板,上边钻孔拴马鬃绳,用之提水。黑龙江省逊克和呼玛县一带的鄂伦

  • 古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固里河卫,误刻为右里河或吉里河卫。永乐七年(1409)置,在前苏联结雅河上源吉柳伊河流域。

  • 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喀喇诺尔接本部右翼前旗界,西至察罕特莫滚山梁接本部右翼中前旗界,南至布隆和特接本部右翼中前旗界,北至库登图山接车臣汗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五十二年(17

  • 民族消亡

    一般是指全世界的民族实现了民族融合的结果。中国学术界也常常把历史上某些民族被别的民族完全同化而称为消亡,如称匈奴、羯、淮夷等民族后来不再存在为“消亡”。参见“民族融合”(669页)。

  • 马发发漏

    高山族语音译。旧时台湾高山族排湾人的一种协作组织。由若干户自愿组合而成,凡参加者不论该户土地和劳力多少,农忙时均需将全部劳力投入生产,共同协作。后来发展为每户只出一个劳力轮流互助,成了一种换工组织,称

  • 邦牙等处宣慰司

    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顺帝至元四年(1338)置。隶云南行省。司治阿勒牙邦牙(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缅王蒲甘兵败后于阿瓦地方所筑城)。《元史·顺帝纪》:“先是,世祖既定缅地,以其处云南极边,就立其

  • 西布鲁特

    参见“布鲁特”(4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