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麻札

麻札

阿拉伯语音译,意谓“圣地”、“圣墓”。一译麻扎尔、玛杂尔。一般用以指伊斯兰教显贵墓地。是教徒们进行朝拜和参禅等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分布极广,遍于天山南北。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多位于城镇或近郊风景区,有门楼和高大拱北,附有礼拜寺和教经堂。建筑精美,常以琉璃瓦贴面。中型,多位于农村或荒郊,只有简易土坯拱北或平顶房。附罕尼卡(依禅派教徒活动场所)、瓦哈那(祈祷室)。小型,无拱北和附属建筑,由泥土和沙石建成。命名通常都随墓主人。间有以“伊玛目”、“赛义德”、“和卓”命名的,也有以动植物名称定名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寺田收入、世俗封建主和信教徒众布施。前往朝拜的人,大都住居本地。但闻名而至之外地人也不乏见,尤以春秋两季为盛。每逢佳节,依禅主持念经,海里凡及阿皮孜组织苏皮舞,连续数小时狂跳和呼唤安拉,以求在神志恍惚中亲近安拉。一般信徒,则在一定地方插三角小旗,在树上挂布条等物。届时还有刁羊、摔跤、唱歌、跳舞等活动,热闹异常。因其深受人们崇奉,有些宗教上层如和卓、依禅等,也常拜一些著名麻札为“宗师”,用以显其身价和实现目的。如和卓穆罕默德·谢里甫,从中亚进入新疆后,在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札打坐数日,即奔往叶尔羌汗国都城莎车,谋取国师高位。

猜你喜欢

  • 基萨

    门巴语音译,意为“公有地”。民主改革前西藏部分门巴族地区存在的村社公有土地。包括以村社为单位共同占有的荒地、山林和绝户遗留下的土地。具有村社公有和领主所有双重特征,是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保留的原始村社土地

  • 兴安

    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52—454年,凡3年。

  • 傜僮传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风俗志。1卷。清诸匡鼎(字虎男,号桔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汉族)撰。“傜僮”,为广西少数民族之泛称。内分3部分:首记瑶族风俗,如衣饰、房屋、饮食、瑶刀、战法、乐器、刻木、种类等;次

  • 于道泉

    1901—1992著名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字伯源。山东临淄县人。1920年在齐鲁大学攻读,自学世界语并加入环球世界语学会,为落花生(许地山)器重。1924年印度泰戈尔在济南讲学时,任翻译深受赞赏

  • 武兴国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南朝宋昇明元年(477)底,※杨文弘在兄※杨文度被杀后,退屯武兴(今陕西略阳县),自立为武兴王,史称其建立之政权为武兴国。据有武兴、葭芦、白水等地。后受北魏及宋封为

  • 曹弘

    晋代匈奴东西曹(贰城胡)首领。贰城(故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人。雁门公曹毂(又作谷)后裔。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并州、定阳、贰城胡数万落(即户)举兵反后秦,入于平阳(治今山西临汾市),被推举为

  • 布达齐

    ?—1644清朝将领。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土谢图汗※奥巴弟。天命十一年(1626),随奥巴朝觐后金努尔哈赤,赐号札萨克图杜棱。天聪二年(1628),因随兄私掠察哈尔边地,遭诘责。六年(163

  • 雅克察尔济呼毕勒罕一世

    ?—1745呼和浩特著名慈灯寺(谷称五塔寺)建造者。清雍正五年(1727),在京城任副札萨克达喇嘛。后赴呼和浩特,仿北京西郊白石桥附近明永乐年间所建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形式,在该地建慈灯寺,十年(1732

  • 嘎哇贝孜

    吐蕃著名大译师。全称嘎哇室利古德热格希达松哇。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与久若禄益坚赞、祥班德益西德并称“嘎、久、祥”、“三少译师”。译有佛经《圣言宝论》、《三相简述》及《外境所念除欲

  • 乾嘉苗民起义

    清乾隆嘉庆年间湘西黔东北苗民起义。雍正(1723—1735)以来,满、汉地主、官吏、高利贷者和商人在苗族地区肆行剥削压迫,大量土地被侵占,苗民被恣意欺凌。乾隆五十二年(1787),永绥厅(今湖南花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