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珝
【生卒】:1426—1490
【介绍】:
明山东寿光人,字叔温,号古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次年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寻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学士。后因万安构陷,乞休归。卒谥文和。有《刘古直集》。
【生卒】:1426—1490
【介绍】:
明山东寿光人,字叔温,号古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次年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寻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学士。后因万安构陷,乞休归。卒谥文和。有《刘古直集》。
【介绍】:元色目人,居洛阳,字公孟,号普庵。历官大中大夫、黄州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有《易源奥义》、《周易原旨》。
【生卒】:1031—1106【介绍】:宋苏州吴县人,字彝叟,一作夷叟。范仲淹第三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历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处之以静,民为图像奉之。哲宗时累迁给事中,反对尽废王安石新法
【生卒】:422—503【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谓曾孙。太武帝时,封兴平子。献文帝时,累迁侍中。丞相乙浑谋反,丕奏闻。浑诛,迁尚书令,改封东阳公。孝文帝时,封东阳王,拜司徒公。孝文帝南迁,丕意
云南人。刘渊然道徒。渊然推荐,为道箓司左玄义。正统中,迁左正一,掌京师道教事。景泰时,赐号“悟玄养素凝神冲默阐微振法通妙真人”。
【生卒】:537—566字安民,文育子。少习骑射,好声色狗马。父为王琳所俘,乃折节读书,历为员外散骑侍郎、吴兴太守。父卒,继领其兵,南征北讨,多有战功,累迁至仁威将军、卫尉卿。天康元年卒,谥成。(,参
明次子。登进士第,历任台省之官,累为转运使,皆以治绩闻名,尝直集贤院。官至工部员外郎。
【生卒】:?—1680【介绍】:清汉军正白旗人。康熙间为潼关副将。王辅臣叛后授汉中总兵,署都督佥事,督兵进讨。以夺武关功,升都督同知。永宁之役,城陷身死,赠左都督,谥忠勇。
神通子,封淄川王,后例降为公。(,参见《新唐书》)【生卒】:608—669【介绍】:唐宗室。李神通子。从高祖起兵,武德五年封淄川郡王。九年,降爵为公。太宗贞观中,累迁中郎将。高宗永徽中,拜左骁卫将军。
【生卒】:1258—1339【介绍】:宋光州固始人,字行之,自号宛委居士。以荫补将仕郎。度宗咸淳十年中铨试,授迪功郎、泗州虹县主簿。以吴县尹致仕。工诗文,风格淳正近古。亦善小篆。
【生卒】:?—306【介绍】:西晋河间人。世贫贱,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司马颙。累迁振武将军。惠帝永宁二年为颙讨齐王司马冏。及冏为长沙王司马乂所杀,复为颙讨乂。永安元年杀乂,攻入洛阳,大掠洛中,西还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