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文帝

宋文帝

【生卒】:407—453

【介绍】:

刘义隆。南朝宋武帝第三子。小字车儿。封宜都郡王。及少帝废,徐羡之、傅亮等迎立为帝。即位后,诛杀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亲执朝政,集权中央。又整顿吏治,重视学术,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史称“元嘉之治”。然对北魏作战,屡失利,江北大受掳掠。后为太子刘劭所杀。在位三十年,谥文,庙号太祖。


【生卒】:407—453

即刘义隆,小字车儿,刘裕第三子,庙号太祖。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宋初封宜都王,出任荆州刺史。少帝被废后,被大臣拥立为帝。即位后,清除专政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在位重视农桑,奖掖儒学,使当时的经济、文化得以发展,被称为“元嘉之治”。晚年遣兵北伐失败,北魏军反攻至瓜步,江北地区破坏严重,国势渐衰。后被弑死。(,参见《南史》)


【生卒】:407—453

【介绍】:

刘义隆。南朝宋武帝第三子。小字车儿。封宜都郡王。及少帝废,徐羡之、傅亮等迎立为帝。即位后,诛杀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亲执朝政,集权中央。又整顿吏治,重视学术,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史称“元嘉之治”。然对北魏作战,屡失利,江北大受掳掠。后为太子刘劭所杀。在位三十年,谥文,庙号太祖。


【生卒】:407—453

即刘义隆,小字车儿,刘裕第三子,庙号太祖。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宋初封宜都王,出任荆州刺史。少帝被废后,被大臣拥立为帝。即位后,清除专政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在位重视农桑,奖掖儒学,使当时的经济、文化得以发展,被称为“元嘉之治”。晚年遣兵北伐失败,北魏军反攻至瓜步,江北地区破坏严重,国势渐衰。后被弑死。(,参见《南史》)


【生卒】:407—453

【介绍】:

刘义隆。南朝宋武帝第三子。小字车儿。封宜都郡王。及少帝废,徐羡之、傅亮等迎立为帝。即位后,诛杀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亲执朝政,集权中央。又整顿吏治,重视学术,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史称“元嘉之治”。然对北魏作战,屡失利,江北大受掳掠。后为太子刘劭所杀。在位三十年,谥文,庙号太祖。


猜你喜欢

  • 令狐通

    彰子。元和中以父功授赞善大夫,出为宿州刺史。任寿州团练使时,与淮、蔡叛军作战,报胜不报败,被贬为昭州司户。十四年起为右卫将军。后官至左卫大将军。(,参见《新唐书》)【生卒】:?—约822【介绍】:唐京

  • 丁志方

    聊城(今属山东)人。建文时御史,燕王入京师,不屈死。

  • 周道

    【介绍】:明河南怀庆卫人,字大经,号行溪。嘉靖五年进士。授蠡县知县,多惠政。擢御史,巡按宣大。十三年,大同兵变平定后,疏请但杀为首者,帝从之。后从驾南巡,于途中劾权贵,反被排挤,削职归。

  • 鲁经

    【生卒】:?——1556麟子。正德二年(1507),袭指挥使,自己讲曾随父作战有功,乃升为都指挥佥事。积战功,升都指挥使充任左参将,分守庄浪。帝特命代理都督佥事。嘉靖六年(1527),以都督同知充任总

  • 李福

    【生卒】:?-670太宗子。贞观十三年封赵王。后历位右卫大将军,秦、梁二州都督。(,参见《新唐书》)

  • 陶舆

    【介绍】:东晋庐江浔阳人,陶臻弟。果烈善战。以功累迁武威将军。陶侃与杜弢战,初侃军船舰被击沉,侃败。后舆率轻舸出其上流以击之,每战辄克,无敢当者。后为弢重创,卒。

  • 翁易

    【介绍】:宋建宁崇安人,字醉翁。通六经,尤精《春秋》,尝游朱熹门,辨难学术。人称竹林先生。

  • 句文鼎

    【介绍】:宋资州资阳人。娶妻后即与父母分居,感同邑支渐孝行,深自悔责,号恸而归,从此孝养备至。

  • 瑚沙

    【生卒】:?——1664姓钮枯禄。满洲镶黄旗人,纳尔察第二子。累进世职至二等阿思哈尼哈番。任镶黄旗蒙古都统、议政大臣、工部侍郎等。皇太极时,从征明大同、山东、锦州,多次击败明军,有功。顺治间先后从征山

  • 陆深

    【生卒】:1477——1544字子渊,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由庶吉士累官詹事府詹事,致仕。有文名。善书法。颇骄傲。卒,谥文裕。【生卒】:1477—1544【介绍】: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