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昶

李昶

小名那,顿丘临黄(今河南清丰)人,彪孙。宇文泰用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参修国史。转黄门侍郎,参与机要,受泰信用。赐姓宇文氏。北周时,历任御正中大夫、纳言,昌州刺史。封公爵。文笔华美,自言文章,不足以传后进,为政可追踪古人。卒。(,参见《北史》)


【生卒】:1202——1289

字士都,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兴定二年(1218)参加廷试,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初为征事郎。孟州温县县丞。蒙古军下河南,奉亲还乡里。为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1259年,为忽必烈召见,提出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等治国之策。中统二年(1261)陈条十二事,划除宿弊。先后任吏礼部尚书,南京路总管兼府尹,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著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1363—1431

【介绍】:

明陕西泾阳人,字文烨。洪武二十九年由举人入国学。擢左军都事,升户部郎中。永乐初,以荐特升行部右侍郎,参预营建北京。宣德间,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卒官。


【生卒】:1203—1289

【介绍】:

金元间东平须城人,字士都。金宣宗兴定二年进士,仕至漕运提举。金亡,东平严实辟为都事。后以父丧去官,闭门教授,一时名士,多出其门。忽必烈攻宋,行经濮州,召见,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相告。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至元间累官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倾听其说。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致仕。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516—565

【介绍】:

北周顿丘临黄人,小名那。李彪孙。幼能属文,谒宇文泰,泰奇之,令入太学。后累官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甚为宇文泰信任,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武帝时官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昌州刺史。


猜你喜欢

  • 房玄龄

    【生卒】:579—648【介绍】:名或作乔。唐齐州临淄人,字乔。房彦谦子。隋开皇时举进士,为隰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唐高祖武德中,与长孙无忌等策划玄武门之变。太宗贞观元年为中书令,

  • 华京

    【介绍】:姓或作叶。唐建州建安人,字垂孙。懿宗咸通进士。官终太学博士。工辞赋。

  • 郭昱

    【介绍】:宋汾阳人。五代后周显德中进士。入宋,献书于宰相赵普,自比巢由,朝议恶其矫激。后复伺普,望尘自陈。太祖开宝末,普出镇河阳,昱诣薛居正极言谤普,居正奏之,诏署襄州观察推官。潘美镇襄阳、讨金陵,以

  • 完颜福寿

    【生卒】:?——1163歇速馆(今辽宁复县西)人,猛安完颜合住子。初袭父职,授定远大将军,累加金吾卫上将军。海陵王伐宋,领二猛安由山东至泰安,认为海陵王无道,不能保天下,途中率部众北还,推立世宗。世宗

  • 邹方锷

    【介绍】:清江苏金匮人,字豫章,号半谷、笠溪。乾隆时举人。善为散体文字,工行楷。有《大雅堂集》。

  • 马骥

    【生卒】:?—1845【介绍】:清陕西咸宁人。乾隆五十五年武进士,任守备。乾隆末,参与镇压贵州苗民。嘉庆间随提督珠隆阿镇压兴义苗民。寻被调入川协攻白莲教军。道光间历贵州安义镇、广东高州镇总兵。

  • 裴约

    【生卒】:?-923潞州旧将。为李嗣昭亲信。李继韬拟降梁,他执意不从,并报告后唐庄宗。遂据泽州以拒后梁军,城陷被杀。(,参见《新五代史》)

  • 赵超宗

    翼族侄。初在南朝,后北归。太和末,为豫州平南府长史,带汝南太守。宣武帝时,贿赂北海王详得升岐州刺史。徙河东太守,改行自爱,颇得民心。卒于任。【介绍】:北魏天水人。赵翼从子。有将略。孝文帝太和末为豫州平

  • 范山

    【介绍】:春秋时楚国人。穆王时大夫。穆王九年晋诸卿与大夫争军权为乱,杀士縠、箕郑父、蒯得等,山向楚王建言晋君年少,北方可图,王乃伐郑,囚郑大夫三,郑乃与楚平。

  • 王缜

    字文哲,东莞(今属广东)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工科都给事中。正德时,任右副都御史、南京刑部右侍郎。世宗即位,陈正本十事。嘉靖二年(1523)升任南京户部尚书。卒官。【介绍】:明广东东莞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