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峻

王峻

【生卒】:1694——1751

字艮斋。江苏常熟人。雍正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主持浙江、贵州、云南乡试。改御史,敢直言。初与宋君玉同从学于陈祖范,并称王宋。其学长于史,尤精地理学。兼工书法。辞官后主讲安定、云龙、紫阳诸书院。欲厘定《水经》文、注,补唐以后水道变迁、地名异同;为《水经广注》,未成。著成有《汉书正误》四卷。


【生卒】:1694—1751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字次山,号艮斋。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官御史,有直声。以母忧去官。主讲安定、云、紫阳书院。长于史学,尤精地理。所书碑碣盛行于时。有《汉书正误》、《艮斋诗文集》。


【生卒】:?—953

【介绍】:

五代时相州安阳人,字秀峰。幼慧黠善歌,事后梁节度使张筠后汉高祖时累迁宣徽北院使。郭威起兵,峻绸缪帷幄,居首功。威建后周为太祖,以峻为枢密使兼宰相。峻自谓有佐命功,奏对不逊。贬商州司马,卒。


【生卒】:?—573

【介绍】:

北齐灵丘人,字峦嵩。历事高欢、高澄。随军平淮阴,除营州刺史,严设守备,有安边功。武成帝河清中为南道行台。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停废。后主武平中官侍中。


【生卒】:466—521

【介绍】: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茂远。起家齐著作佐郎,不拜。任诸王府属官,齐时官至桂阳内史。梁武帝天监初,为中书侍郎。出为宣城、南郡、蜀郡太守,为政清和。迁吏部尚书,处选甚得名誉。性详雅,无趋进心,淡然自守。官至侍中,不复谋进仕。


【生卒】:466—521

字茂远,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齐时历太子舍人、太傅主簿,甚受竟陵王子良器重。梁迁宣城内史,为政清廉平和。征为侍中、兼吏部尚书。居官淡然自守,不阿世求位,凡历官皆称职。普通二年卒,谥惠子。(,参见《南史》)


【生卒】:?-953

字秀峰,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少善歌,后梁、后唐时历事赵岩、张延朗。后转事刘知远。后汉建立,官至宣徽使。后周太祖称帝,以佐命功位至枢密使兼宰相,参掌朝政,恩宠逾常。曾从征兖州叛军慕容彦超,有先锋破城之功。为人躁急轻率,跋扈任情,为后周太祖所杀。(,参见《新五代史》)


【生卒】:?-573

字峦嵩,灵丘(今属山西)人。机敏有权谋。初为高欢相府墨曹参军。北齐初,随诸军平淮阴,以功迁营州刺史。招抚室韦,击败柔然,迁秘书监。武成河清末,为侍中。盗截军粮,除名。不久,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平四年,卒于侍中任。(,参见《北史》)


【生卒】:466—521

【介绍】: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茂远。起家齐著作佐郎,不拜。任诸王府属官,齐时官至桂阳内史。梁武帝天监初,为中书侍郎。出为宣城、南郡、蜀郡太守,为政清和。迁吏部尚书,处选甚得名誉。性详雅,无趋进心,淡然自守。官至侍中,不复谋进仕。


猜你喜欢

  • 廖愈达妻李氏

    【生卒】:?——1646泰宁(今属福建)人。读书通大义。顺治三年,避兵南石砦,砦破,投崖死。

  • 刘舆

    字庆孙,刘琨兄。初仕为尚书郎。依附范阳王司马虓,为征虏将军、魏郡太守。虓死,又依附东海王司马越,为左长史,深得司马越的信任,主谋诛缪播、王延等。永嘉末死,谥贞。【介绍】:东晋初中山魏昌人,字庆孙。俊朗

  • 姚详

    【生卒】:?—411【介绍】:十六国时后秦人。羌族。姚襄孙。姚苌时为安远将军、始平太守。兴嗣立,前秦苻登兵至,尹祎用详计大破之,进屯金城。会鲜卑薛勃叛,围详于金城,兴亲率军来救,遂解围,徙镇杏城。弘始

  • 祁宿藻

    【生卒】:?——1853字幼章。山西寿阳人。大学士祁寯藻之弟。道光进士。历官湖北武昌知府,广东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先后赈水灾于湖北、江北等地。咸丰三年,筹治江宁防务,太平军攻江宁,又指挥守城,忧急而死

  • 倪可福

    【介绍】:五代时人。唐哀帝天祐三年,高季兴权荆南留后,可福时为驾前指挥使。会朗州雷彦恭屡犯荆南,梁王朱温遣可福率兵五千人戍之。兵退,季兴爱其勇,使隶麾下为亲校,且以女妻其子。所向克敌,迁都指挥使,以功

  • 仇景

    【介绍】:西汉京兆人。以游侠名。

  • 秦冉

    【介绍】:春秋时人,字开。孔子弟子。

  • 邓尔恒

    【生卒】:?—1861【介绍】:清江苏江宁人,字子久。邓廷桢子。道光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出知云南曲靖府。咸丰间擢布政使。以持正为巡抚徐云铭所忌。旋擢陕西巡抚,行抵曲靖,被徐云铭所遣武弁谋杀。

  • 韩贤

    字普贤。广宁(今河北涿鹿)人。初随葛荣义军,降尔朱荣后,转事尔朱世隆。元恭称帝时,为广州刺史。高欢起兵信都,贤遣人通好。高欢执魏政,先后任建、荆、洛州刺史。东魏初,洛州民韩木兰举兵,贤率军攻杀获胜。突

  • 郁永河

    【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沧浪。诸生。性爱砚。曾以采硫至台湾,以竹枝词形式,咏台湾风俗。有《稗海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