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肃

王肃

【生卒】:195-256

字子雍,王朗子。魏文帝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后历秘书监、侍中、太常、中领军等职。为政敢于谏议。学识渊博,著《尚书解》、《诗解》、《论语解》等书,所论当朝典制、郊祀、宗庙等百余篇。


【生卒】:464—501

【介绍】:

北魏琅邪临沂人,字恭懿。王导后人。仕南齐为秘书丞。孝文帝太和十七年,父兄为齐武帝所杀,乃奔魏。在魏甚得孝文帝器重,授大将军长史。以破齐将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孝文帝死,受遗命为尚书令,依江南制度定九品官制。宣武帝时,累封昌国县侯,官至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卒谥宣简。


【生卒】:195—256

【介绍】:

三国魏东海郯人,字子雍。王朗子。司马昭妻父。魏文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累迁侍中、太常、中领军,加散骑常侍。明帝时上疏请备蓄积而息疲民,省徭役而勤稼穑。善贾逵、马融之学,而不好郑玄。综合诸家之说,遍注群经,不分今古文。所注《书》、《诗》、《三礼》、《左传》、《论语》,均有清人辑本。又伪造《孔子家语》及解。


【介绍】:

东汉人。王磐子。磐死洛阳狱,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及郭后卒,有谓肃等受诛之家,恐与诸王为乱。光武帝遂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


【生卒】:464-501

字恭懿,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仕齐为秘书丞。以父奂被杀,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奔魏。帝在邺召见,肃建议大举南征,与帝意契合。用为大将军长史。不久,以攻义阳有功,迁平南将军、豫州刺史、扬州大中正。佐帝议定朝典官制。帝卒,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共辅朝政。宣武帝用为扬州刺史,镇寿春。尽心于防边安民,封昌国县侯。自奉简约,好自诩门第。卒於寿春。谥宣简。(,参见《北史》)


【介绍】:

东汉人。王磐子。磐死洛阳狱,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及郭后卒,有谓肃等受诛之家,恐与诸王为乱。光武帝遂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


猜你喜欢

  • 李纬

    【生卒】:504-549字乾经,遵子。史籍避讳,或书名为系。仕东魏为尚书南主客郎中,太子家令。曾以散骑常侍为聘梁使,应对敏捷,号为称职。(,参见《北史》)

  • 宇文忻

    【生卒】:523—586【介绍】:隋昌黎大棘人,字仲乐。宇文贵子。儿时与群辈戏,为部伍,进止行列,无不听命,时人奇之。及长,骁勇善战,能左右驰射。年十八从讨实厥有功,拜仪同三司。旋进爵化政郡公。与楊坚

  • 会章

    清宗室。延煦之子。光绪二年(1876)进士,累官至理藩院侍郎。戊戌政变后,汉族京朝官员被捕者众。上疏论刑法贵在持平,不应分满、汉轸域。敢言伉直,有其父风格。【介绍】:清宗室,隶正蓝旗。延煦子。光绪二年

  • 李岱

    【生卒】:1445—1512【介绍】:明山西乐平人,字宗岳。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南京刑科给事中。弘治中上疏请检身求言,敬大臣、谨天戒等事。迁南京光禄寺少卿。正德初,刘瑾专擅朝政,岱以无所赂瑾,出知陈州

  • 傅亨

    【介绍】:元大都人,字子通。顺帝至元元年中乡试,被荐为山北宪司掾,至正二十年累官太常博士。

  • 彭绍贤

    【介绍】:明嘉兴府海盐人,字孔嘉。万历间官参将。工词,有《击壶集》。

  • 贺善

    【介绍】:宋人。与黄榦为同门友,从学于朱熹。有云朱熹《通鉴纲目》为未成之书,善尝争论之。

  • 刘诜

    【介绍】:宋福州福清人,字应伯。神宗元丰间进士。历莆田主簿、知庐江县。徽宗崇宁中进大理丞,大晟府典乐。通晓音律,尝上历代雅乐因革及宋制作之旨,故委以乐事。累官太常少卿,纂《续因革礼》。

  • 徐乐

    西汉燕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始为布衣,武帝时上书言国事,提出天下之患不在瓦解,如吴、楚、齐、赵之叛乱;而在土崩,即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他认为当时数年歉收,民多穷困,加之对边境用兵,农民起义的形势已出

  • 仇相

    【介绍】:明山东淄川人,字君佐。以贡生授饶阳知县,居官刚毅清廉,得民心。调崞县,逾年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