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董仲舒

董仲舒

【生卒】: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信都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其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形成“天人感应”神学体系。以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谓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出于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生卒】:前179—前104

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少治《春秋公羊传》,景帝时任博士。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他以贤良上《天人三策》,建议非孔子之学,皆绝其道。武帝采纳其议,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以后两千余年思想正宗。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之说,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连结成一体,形成一种封建神学思想体系。宣扬“天人感应”说与“君权神援”论。提倡“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并主张抑制兼并,设立太学。曾任江都相和胶西王相。后病免。著有《春秋繁露》。(,参见《史记)


【生卒】: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信都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其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形成“天人感应”神学体系。以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谓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出于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生卒】:前179—前104

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少治《春秋公羊传》,景帝时任博士。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他以贤良上《天人三策》,建议非孔子之学,皆绝其道。武帝采纳其议,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以后两千余年思想正宗。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之说,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连结成一体,形成一种封建神学思想体系。宣扬“天人感应”说与“君权神援”论。提倡“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并主张抑制兼并,设立太学。曾任江都相和胶西王相。后病免。著有《春秋繁露》。(,参见《史记)


【生卒】: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信都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其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形成“天人感应”神学体系。以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谓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出于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猜你喜欢

  • 刘之迟

    南朝梁人,祖籍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南),虬子。位至荆州从事史。

  • 唐肃宗张皇后

    【生卒】:?-762本南阳人,后徙家昭应(今陕西临潼)。初为淑妃,乾元元年册为皇后。勾结宦官李辅国,干预朝政。宝应元年肃宗重病之际与宦官朱辉光等谋立越王保,事败被杀。(,参见《新唐书》)

  • 高得全

    【生卒】:1136—?【介绍】:宋庆元鄞县人,字仲远。高闶子。居家孝友,恪守家法。宁宗嘉定二年知黄州,修新孔子庙,创建贡院五十余楹,士类欢奋,气象振发。

  • 黄震

    【介绍】:宋建州浦城人,字伯起。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累官通判遂州,时有诏至西川给军士缗钱,东川独不及,军士谋为变,震谓诏书稽留,开州帑给钱如西川,众遂定。擢江淮发运使,发前任李溥奸赃数十事,溥坐废,震亦

  • 皇甫遐

    【介绍】:北周河东汾阴人,字永览。家世寒微。少丧父,事母以孝闻。母丧,庐墓侧,负土成坟。后于墓南作一禅窟,食粥枕块,形容枯悴。人遗以米面,受而以营佛斋。

  • 王诩

    南朝齐时人,晏弟。齐武帝时为少府卿,以畜女妓免官。后出为辅国将军,始兴内史。广州刺史刘缵为奴所杀,诩率郡兵诛奴,以功迁广州刺吏。及王晏被杀、齐明帝又遣人杀诩。(,参见《南史》)【介绍】:见鬼谷子。

  • 杨绩

    【介绍】:辽南京良乡人。圣宗太平十一年进士。道宗清宁初,累拜南府宰相。与姚景行勤王,参与平重元之乱。知兴中府,拜南院枢密使。大康中,以辽西郡王致仕。

  • 仇牧

    【生卒】:?—前682【介绍】:春秋时宋国人。大夫。南宫万杀宋闵公,牧闻趋至,遇万于门,手剑而叱之,亦为所杀。

  • 周赧王

    【生卒】:?—前256【介绍】:战国时周国君。姬姓,名延。显王孙,慎靓王子。时周已分东周西周两小国。赧王名为天子,实寄居于西周。西周武公尽献其地于秦,王亦卒,周王朝亡。在位五十九年。相传赧王负债于民,

  • 王鼎

    【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芝房。善画墨兰,如得赵孟頫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