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贾昌朝

贾昌朝

【生卒】:998—1065

【介绍】:

宋开封人,祖籍真定获鹿,字子明。贾琰从孙。真宗天禧初,献文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国子监说书。仁宗朝,历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知制诰。累迁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时用兵西夏不利,上备边六事,多施行之。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充枢密使。五年,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七年,罢相判大名府。英宗即位,徙凤翔节度使,进封魏国公。卒谥文元。博学善论说。有《群经音辨》、《通纪》、《本朝时令》、《奏议》及文集等。


【生卒】:998——1065

字子明,真定获鹿(今属河北)人。赐同进士出身。历殿中丞、尚书礼部郎中、权知开封府等。以权御史中丞,上备边六事:驭将帅、复土兵、训营卒、通四夷、绥蕃部、谨觇候。事多施行。庆历三年(1043),拜参知政事。次年,改枢密使,旋拜同平章事,仍兼枢密使。罢判大名府。嘉祐初,复为枢密使。复罢守许州。卒,谥文元。著有《群经音辨》等。


【生卒】:998—1065

【介绍】:

宋开封人,祖籍真定获鹿,字子明。贾琰从孙。真宗天禧初,献文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国子监说书。仁宗朝,历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知制诰。累迁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时用兵西夏不利,上备边六事,多施行之。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充枢密使。五年,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七年,罢相判大名府。英宗即位,徙凤翔节度使,进封魏国公。卒谥文元。博学善论说。有《群经音辨》、《通纪》、《本朝时令》、《奏议》及文集等。


【生卒】:998——1065

字子明,真定获鹿(今属河北)人。赐同进士出身。历殿中丞、尚书礼部郎中、权知开封府等。以权御史中丞,上备边六事:驭将帅、复土兵、训营卒、通四夷、绥蕃部、谨觇候。事多施行。庆历三年(1043),拜参知政事。次年,改枢密使,旋拜同平章事,仍兼枢密使。罢判大名府。嘉祐初,复为枢密使。复罢守许州。卒,谥文元。著有《群经音辨》等。


【生卒】:998—1065

【介绍】:

宋开封人,祖籍真定获鹿,字子明。贾琰从孙。真宗天禧初,献文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国子监说书。仁宗朝,历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知制诰。累迁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时用兵西夏不利,上备边六事,多施行之。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充枢密使。五年,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七年,罢相判大名府。英宗即位,徙凤翔节度使,进封魏国公。卒谥文元。博学善论说。有《群经音辨》、《通纪》、《本朝时令》、《奏议》及文集等。


猜你喜欢

  • 李师道

    【生卒】:?-819纳子。师古死,继位,任淄青节度留后诸职,继续保持割据状态。元和十年遭官军围攻,其部将刘悟反戈,被杀。(,参见《新唐书》)【生卒】:?—819【介绍】:唐时高丽人。李师古异母弟。师古

  • 伊勒图

    【生卒】:?——1785姓纳喇。满洲正白旗人。初为世管佐领。历官镶红旗蒙古副都统,理藩院、兵部尚书。曾任副将军,从经略大学士傅恒用兵缅甸。乾隆中,先后出驻西北边乌鲁木齐、阿克苏,伊犁、喀什噶尔、塔尔巴

  • 陆景倩

    【介绍】:唐苏州吴人。陆象先弟。为扶沟丞,吏称真清。官终监察御史。

  • 仇士良

    【生卒】:781-843有辅立文宗功,拜左神策军中尉。太和九年朝官发动甘露之变,事泄,他率五百禁兵,杀李训、王涯四位宰相及王璠等十一位大臣。自是大权复归士良。(,参见《新唐书》)【生卒】:781—84

  • 万镗

    字仕鸣,进贤(今属江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官南京兵部侍郎、右都御史。应召陈八事,帝大怒,斥为民。家居十年,因严嵩援引起用,累官至吏部尚书。被弹劾,罢官为民。久之卒。隆庆初,复官,赠太子

  • 杜元宝

    遗长子。文成帝时,进爵京兆王,位至司空。父卒后不久,以谋反罪被杀。(83上/1815,参见《北史》)【介绍】:北魏魏郡邺人,杜遗子。位司空,进爵京兆王。后以谋反伏诛。

  • 朱琦

    【生卒】:1803——1861字伯韩。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道光进士。历任御史,候选道。鸦片战争后,著《名实说》,指出当时社会名实相悖状况,屡上疏切论时务,以抗直闻名,称为名御史。咸丰中,在乡治办团练

  • 陈丹余妻宋氏

    郧阳(今湖北郧县)人。崇祯六年(1633)被“贼”俘。欲奸污,坚不从,骂“贼”死。

  • 陈庄

    南朝陈人,字承肃,陈后主第八子。以母张贵妃有宠,深为后主喜爱。至德四年(586)立为会稽王,授扬州刺史。陈亡入隋,炀帝时为昌隆令。(,参见《南史》)【介绍】: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承肃。陈后主第八子。容

  • 皇甫遇

    【生卒】:?—947【介绍】:五代时常山真定人。少好勇,壮善骑射。后唐明宗时累迁邓州节度使。以诛敛为务,所至苛暴。后晋出帝开运二年,契丹南下,败之,以功拜滑州节度使。三年,又与契丹战,几被虏,力战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