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凝
字光仪,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人。唐襄州节度使德諲子。初袭父位,附于扬州杨行密,后又归附朱温。温准备称帝,他拒不从命,被温部将杨师厚所败,遂亡命金陵,卒于淮南。(,参见《新唐书》,《新五代史》)
【介绍】:
唐蔡州人,字光仪。赵德湮子。嗣父爵为襄州留后,甚有威惠。累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昭宗天祐元年,封楚王。时诸道不上供,唯匡凝岁贡赋天子。朱温遣人谕止之,不听,遂出兵攻之。匡凝战败,奔杨行密。及行密卒,杨渥遣其赴海陵,为徐温所杀。
字光仪,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人。唐襄州节度使德諲子。初袭父位,附于扬州杨行密,后又归附朱温。温准备称帝,他拒不从命,被温部将杨师厚所败,遂亡命金陵,卒于淮南。(,参见《新唐书》,《新五代史》)
【介绍】:
唐蔡州人,字光仪。赵德湮子。嗣父爵为襄州留后,甚有威惠。累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昭宗天祐元年,封楚王。时诸道不上供,唯匡凝岁贡赋天子。朱温遣人谕止之,不听,遂出兵攻之。匡凝战败,奔杨行密。及行密卒,杨渥遣其赴海陵,为徐温所杀。
【介绍】:唐武威人,字秉庸。登进士第。累拜监察御史,嗜酒敢言。宪宗元和初,历迁谏议大夫、给事中、尚书右丞。朝廷有得失,未尝不论奏。官终太子左庶子。
【生卒】:1637——1723字乔南。陕西韩城人。康熙前期进士。历官刑科给事中、江西赣南道、贵州巡抚。康熙中,屡上疏论吏治等。为官务安民,除杂课;兴学校,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改土归流。康熙五十四年(
字仲宽,其先为西宁青海人。后西夏灭亡后,迁徙于云京,为云京人。自幼善骑射。初为中书省掾。后为秘书监。至元十五年(1278)奉命去江西,抚慰新近归附的百姓。在任广平路总管时,妥善解决了富民同姓争夺财产的
【介绍】:清湖北安陆人,字亦山,号秋池老人。喜读诗,后学画,善山水,多水墨丘壑,笔致工整。以贤良方正荐不赴。卒年八十七。有《晚秋书屋集》、《快雨山房集》、《邗上集》、《豫章集》。
【介绍】:唐闽中人。工诗,与周朴齐名,有《诗人主客图》。
【介绍】:宋永丰人,字子美。从真德秀游,德秀称其质性浑厚,若在璞之玉。学以持敬为主,德秀书“敬斋”二字赠之。
字公亮,太原(今属山西)人。大中祥符中,应募籍军,以功授龙、神卫指挥使,迁龙卫都虞候兼鄜延巡检。康定初,刘平战于三川口,信率部击西夏兵。历知保安军兼鄜延路兵马都监、保州刺史、象州防御使等。庆历中,破贝
名端,字允庄,又字小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长诗,崇尚清苍雅正。尝撰定明诗初集、二集,所录上自开国,下至遗民,共三十家,加附录七十人,得评价甚高。自著有《自然好学斋集》。
【生卒】:752—834【介绍】:唐南阳人,字践方。登进士第。累转监察御史,被诬贬郴州长史。居外任,所至称治。入朝,拜左散常侍,官至吏部尚书。
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鲜卑族。魏侍中叉孙。少随父奔江南,通经学,尤善《左传》。侯景乱后归北周。入隋,累迁至国子祭酒。从其学者颇多。后文帝疑其党高颎,忧惧死。(,参见《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