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循琦
【生卒】:?——1775
字景韩。山东昌乐人。乾隆早期进士。历官吏科掌印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先后上疏论江南治赈诸弊,勘察京西门头沟煤矿。乾隆四十年卒。谥恭定。
【生卒】:1711—1776
【介绍】:
清山东昌乐人。乾隆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主持工程稽核,常与匠作商酌。奏事必先与僚佐咨议。卒谥恭定。
【生卒】:1711—1776
【介绍】:
清山东昌乐人。乾隆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主持工程稽核,常与匠作商酌。奏事必先与僚佐咨议。卒谥恭定。
【生卒】:?——1775
字景韩。山东昌乐人。乾隆早期进士。历官吏科掌印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先后上疏论江南治赈诸弊,勘察京西门头沟煤矿。乾隆四十年卒。谥恭定。
【生卒】:1711—1776
【介绍】:
清山东昌乐人。乾隆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主持工程稽核,常与匠作商酌。奏事必先与僚佐咨议。卒谥恭定。
【生卒】:1711—1776
【介绍】:
清山东昌乐人。乾隆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主持工程稽核,常与匠作商酌。奏事必先与僚佐咨议。卒谥恭定。
【生卒】:?——1901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成孺之子。举人,官直隶知县,升直隶州知州,署沧州静海、灵寿等地,有政绩。光绪二十七年,八国联军西侵,拒绝迎犒敌军;自杀死。赠太仆寺卿,谥恭恪。
【生卒】:?-680高祖第二十子。贞观五年封许王,十一年改江王。历苏、郑等州刺史。体魁伟,性贪鄙。谥安。(,参见《新唐书》)【生卒】:?—680【介绍】:唐宗室。高祖第二十子。初封许王,后徙江王。历任
【介绍】:清福建福州人。以才名为耿精忠所招致,湛故作口吃,语不可辨。遂不用。及耿反,人服其先见。有《道山堂文集》、《夜舫楼诗集》等。
【生卒】:439—472【介绍】:即刘彧。字休炳。小字荣期。南朝宋文帝十一子。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后出为南豫州刺史。前废帝被杀,即位。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临海王刘子顼、寻阳王刘子房相继响应。乃发兵
【介绍】:清江苏盐城人,字慕蘧。自幼侍亲尽孝,殚心于医学。及长成,辨证用药精审,治病多佳效。
【生卒】:?——1310帖木儿的长子。大德十一年(1307)三月,袭封万户。六月,封为鲁王。至大二年(1309)受赐平江(今属湖南)稻田一千五百顷。至大三年(1310)去世。
滉弟。以门荫入仕。建中时任户部侍郎、判度支,奏请停江淮七监,兴复洛源监、置十炉铸钱,并总隶盐铁使。后再次受贬。官至国子祭酒。(,参见《新唐书》)【生卒】:732—794【介绍】:唐京兆长安人,字幼深。
焉耆国王。贞观中遣使朝贡,开西域路以便行旅,遂与高昌为仇。唐灭高昌以之为援。后因与西突厥结亲为唐将李孝恪破,被俘送于唐。高宗时拜左卫大将军,放其归国统众。(,参见《新唐书》221上/6228)【介绍】
原籍甘肃张掖,后寄籍四川华阳(今成都)。四川松潘镇总兵马良柱之子。初以武生从军,历官贵州安义镇总兵、四川重庆镇总兵,江南、直隶提督。乾隆、嘉庆中,先后从征廓尔喀,用兵苗疆,镇压川陕楚白莲教起义,赐号“
【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字金雀。元苌弟。袭爵。宣武帝时曲事高肇,为帝所宠。彭城王元勰无辜被杀,即珍率壮士所为。卒于尚书左仆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