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中唐体

中唐体

中唐诗歌的风格体式。中唐大抵指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766—826)。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明高棅《唐诗品汇》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四期。中唐体即包括严羽之大历体、元和体。然大历、元和之诗风颇为不同。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云:“详大历诸家风尚,大抵厌薄开、天旧藻,矫入省净一途。自刘、郎、皇甫,以及司空、崔、耿,一时数贤,窍籁即殊,于喁非远,命旨贵沉宛有含,写致取淡冷白送,玄水一歃,群覆杯,是其调之同。而工于浣濯,自艰于振举,风干衰,边幅狭,耑诣五言,擅场饯送,外此无他大篇伟什岿望集中,则其所短尔。”可见大历诗风清净舒雅,意味悠远,却无盛唐开阔气象、凛然风骨。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二四云:“大历以后,五七言古律之诗,流于委靡。元和间,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卢仝刘叉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诸公群起而力振之,恶同喜异,其派各出,而唐人古律之诗至此为大变矣。”元和诗人殚精竭虑,独标异格,韩孟之奇险豪纵,李贺之诡谲怪异,张王元白之浅切平易,然或乏浑成之妙,或少蕴藉之致,与盛唐诗之圆融含蓄殊为不同。故大历、元和诗风虽异,又皆不同于盛唐,亦可名之为中唐体。尽管不很科学。

猜你喜欢

  • 柳宗元诗歌笺释集评

    温绍堃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本书收入至今能搜集到的柳宗元的全部诗歌,编排顺序先雅诗歌曲,后古今体诗,末辑佚诗,逐篇进行笺释,凡词语典故、时代背景均予阐释。本书特色之一是集评部分,

  • 陈子昂诗集

    见《陈伯玉诗集》。

  • 李白诗论及其他

    孙殊青著。195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有四篇论李白,论述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自然形象、妇女形象、现实主义精神。

  • 姜肱被

    姜肱,东汉人。与其弟仲海、季江友爱孝顺,兄弟共被而眠,以慰继母之心。见《后汉书·姜肱传》。后或以“姜肱被”为咏孝顺父母或兄弟友爱之典。吴融《祝风三十二韵》:“将正陶令巾,又盖姜肱被。”亦省作“姜被”。

  • 晏御扬扬

    春秋时齐相晏婴的御者因为自己为国相驾马而得意洋洋,御者之妻认为其丈夫身为仆夫就得意忘形,应该感到羞愧,因而希望离婚。他的丈夫明白后变得勤谨,晏婴了解后,荐他做大夫。见《史记·管晏列传》。李瀚《蒙求》:

  • 塞上

    【介绍】:高适作。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北游幽蓟期间。诗写作者对边事的忧虑和献策无门的苦闷。他反对被动应战与和亲苟安的消极措施,而主张坚决反击、根除边患,反映了作者安邦定边的强烈愿望。该诗议论抒

  • 迁乔

    谓鸟从低处飞迁于高处。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因以“迁乔”指科举及第或仕途显达。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李峤《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

  • 不闻

    不料。杜甫《赠李十五丈别》:“不闻八尺躯,常受众目怜。”

  •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介绍】:杜甫《西阁夜》颔联。二句写西阁夜中闻见,融情入景,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与忧虑,黄生曰:“有一‘虚’字,方见‘落’字之妙。有一‘静’字,方见‘侵’字之妙。”(《杜诗详注》卷一七引)

  • 映书

    晋车胤用布囊装萤火虫照书苦读,孙康利用雪的反光照书苦读,故后以“映书”形容刻苦攻读。李商隐《忆雪》:“映书孤志业,披氅阻神仙。”护国《伤蔡处士》:“三径尚余行迹在,数萤犹是映书残。”参见“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