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百药、谢偃同为唐太宗时人,李百药工为五言诗,谢偃善作赋,有名于世,时人称为“李诗谢赋”。见《旧唐书·谢偃传》。
地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为春秋郑国边邑。刘长卿《送袁明府之任》:“雪覆淮南道,春生颍谷烟。”即描写此地景致。
见“正纽”。
【介绍】:杜甫于广德二年(764)春在成都作。二诗写春日江景之美而各有侧重。第一首,通过写燕子衔泥、鸳鸯眠沙,表现春日的生机;第二首,通过写江碧、鸟白,山青、花红,表现春天的艳丽景色。由惜春将过,表露
小人;见识短浅之人。杜甫《赠郑十八贲》:“细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谨。”
【介绍】:王湾《次北固山下》诗句。二句写夜阑将晓,旭日初升,岁暮未尽,春意先临,新旧交替,生生不息。充满生气而又蕴含哲理。胡应麟赞其“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诗薮》内编卷四)沈德潜评曰:“江中日早,
【介绍】:李商隐作。这是作者追溯唐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集中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一篇重要作品。全诗可分三大段,从在农村所见到的荒凉残破的景象入笔,借村民之口引出从唐初至文宗开成年间治乱兴衰情况的叙述,末段
便壶。因其形象伏虎状,故名。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见寄》:“唾壶虎子尽能执,舐痔折枝无所辞。”
见“一字至七字诗”。
陈伯海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125.9万字。本书仿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从古近代上千种典籍中,选录有关唐五代诗论评的资料,整理汇总,按类分编,共分总论、外部关系论、流变论、各体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