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南宋计有功编撰。全书共八十一卷,载录1150位唐代诗人的诗篇及有关本事、品评资料,搜罗可谓宏富。明人胡震亨盛赞“计氏此书,虽诗与事迹评论并载,似乎诗话之流,然所重在录诗,故当是编辑家一巨撰。收采之博,考据之详,有功于唐诗不细。”(《唐音癸签》卷三一)《唐诗纪事》最早的刊本是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的王禧刊本。王氏历时23年校刻此书,用功颇勤。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洪楩和张子立又据王禧本分别翻刻。洪楩本即今流传的清平山堂本,《四部丛刊》本即据此本影印,《万有文库》本亦据洪本。崇祯五年(1632)又有毛氏汲古阁刻本。1913年罗元黼校刻存古书局刊本,即以汲古阁本为底本。1916年丁福保又刊印上海文明书局本。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新校点本。该本以洪楩本为底本,而以汲古阁本及《全唐诗》、《全唐文》和有关唐人诗文别集、《两唐书》、各种唐宋笔记、小说、杂著等参校。每卷之后都附有“校记”,对于错字、脱文,有所订补的,均一一作了说明。书末附《唐诗纪事人名四角号码索引》,颇便检索。该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又出新1版。最值得提出的,是王仲镛著《唐诗纪事校笺》,该书由巴蜀书社于1989年8月出版,分上、下册,全书145万字,蔚为壮观。校笺本以洪楩本为底本,以明、清以下刻印诸本及《全唐诗话》参校,同时尽可能探讨本书资料来源,力求征引原书,以作刊正文字,校补缺脱之依据,寓校雠于笺证之中。引书时,适当照顾资料的完整性,以补计氏节录过简之失。凡诗中脱字、脱句、脱段,均一一找出依据,予以补齐。其异文有参考价值者,亦酌加甄采。校笺以一人为一单元,依次编号,置于每人之下。书前有王氏所撰《前言》,详述版本源流及整理经过。书末附录历来校印诸本序跋及《四库提要》与余嘉锡辨证。并附全书人名索引,甚便检阅。该书校笺精审,是目前有关《唐诗纪事》最完备的校笺本。

猜你喜欢

  • 视刀环歌

    【介绍】:刘禹锡作。古诗有“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乐府古题要解》言:“刀头有环,问夫何时当还也。”禹锡诗当本此。盖是被贬思还之作,约作于朗州时期。此诗并非漫为拟古之作,末句“脉脉万重心”,或为寄

  • 放胆诗

    清吴震方撰。震方,字青坛,石门(今浙江崇德)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吴氏以为初学诗者不宜小心翼翼,而应放手大胆,唐人中不乏长江大河之篇,足资初学参考。故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

  • 邓洵美

    【介绍】:一作恂美。连州(今广东连县)人,一作郴郡(今湖南郴州)人。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进士。被湖南节度使周行逢辟为馆驿巡官,然郁郁不得志。后因与同年李昉话旧终日,行逢疑其泄己阴事,使人诈为山贼

  •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帏深下莫愁堂)

    【介绍】:李商隐作。两首诗都采用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抒写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首章着重细节描写,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次章笔意概括含蓄,以抒写身世境遇为主。两首诗都是出色的爱情

  • 去蜀

    【介绍】:杜甫作于永泰元年(765)五月。四月,严武死,杜甫生活失去依靠,又预见到蜀中将乱,故决计出峡东归。将离蜀(即成都),作诗总结几年的飘泊生涯,故题曰“去蜀”。浦起龙曰:“自此长别成都矣……而六

  • 李昌邺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曾于三乡驿见若耶溪女子会昌二年(842)题壁诗,因作诗相和。《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七。

  • 苕水

    即苕溪。在浙江省境内。灵一《於潜道中呈元八处士》:“苕水滩行浅,潜州路渐深。”

  • 争臣论

    唐韩愈作。德宗贞元八年(792)作于长安。时愈初登进士第。争臣谓阳城其人,他于贞元四年,为谏议大夫,居谏官之职五年,闻朝廷得失而不肯一言。愈乃假此互为答问驳辨之词,以论争臣之职及阳城之不得为有道之士。

  • 崎岖

    ①形容地势或道路错落不平。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②跋涉;奔劳。沈佺期《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崎岖待漏院,怵惕司言造。”储光羲《华阳作贻祖三咏》:“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

  • 张光朝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懿宗时人。所作有《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系因咸通三年(862)封荣王的李愤纳妃而作,《文苑英华》卷一八九录入省试州府试诗,光朝当曾于咸通三年后应进士试。《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