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匡山、匡庐。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北濒长江,东临鄱阳湖。相传殷、周间有匡姓兄弟结庐隐居此地而得名。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最高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为地垒式断块山,险绝胜景极多。峰峦雄峻,
【生卒】:?—781【介绍】:字巨源。籍贯不详。广德中北游幽蓟。建中二年(781)授景城主簿,卒于任。性倜傥,善属文,知名于时。作品已佚。事迹见唐王谏《彭君权殡志铭》。
【介绍】:五代文学家。字畏名。北海(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初隐嵩山,与韩熙载友善。后唐清泰中,至金陵见李昪陈进取之略,不为所纳,署州从事,耻之,以病辞,隐于九江落星湾。中主李璟迁都于南昌,问其新作
明李齐芳、李茂年编。诗八卷、赋一卷。首列李齐芳《李翰林分类诗序》,其编排次序为古风、乐府、赠、寄赠、饯送、酬答、留别、杂拟、怀思、登览、歌吟、游宴、杂咏、闺情等。卷末有广陵舒度惟范、李茂年、李茂材三跋
【介绍】:一作陆渭,误。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永泰二年(766)为同官主簿。大历十一年(776)在湖州,参预颜真卿、皎然等人联唱。后为阳翟令。《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1首。
【介绍】:字士伦,或作古伦,广平(今河北鸡泽)人。曾于大历六年(771)在湘州与徐源、徐淮等人唱和。《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1首。
①即押韵。指诗歌等创作中于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以求音调和谐优美。②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字为本诗韵字,而其排列次序不必与原诗相同。
【介绍】:唐代诗人。字奂然。甘州张掖(今属甘肃)人。生年不详。排行二。少以文辞知名,进士及第,授南都县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景龙中,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充修文馆学士。睿宗时,出为
春秋时晋赵鞅兴晋阳的甲兵,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见《公羊传·定公十三年》。后因称地方长吏不满朝廷而举兵内向。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亦称“晋阳兵”。权德舆《
【介绍】:见贯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