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末联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联为“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两诗用“尖”、“叉”押韵,其势虽险而能因难见巧,故后世评论诗歌押韵时多以“尖叉
【生卒】:772—836【介绍】:唐代诗人、散文家。字见之。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李端子。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辞科,授弘文校书。辟荆南从事。七年(812)为太常博士。长庆元年(82
【介绍】:见梁藻。
【介绍】:许棠《日暮江上》诗句。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听觉上描绘了日暮江上的情景,传达出作者独特的感受。
【介绍】:唐代诗人。辅,一作转,误。夏州朔方(今陕西靖边)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中,弟公辅为吉州刺史,曾往依之。又曾游于长安、楚州,客居苏州、杭州一带。举进士不第,卒不仕,隐居以求志。元和中尚在世。能诗
【介绍】:见曾庶几。
指刘象。刘象作《咏仙掌》诗咏华山仙掌峰,其诗曰:“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因诗意高绝,为时人所称道,遂有“刘仙掌”之誉。参见“刘象”。
即杜甫草堂。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亭台随高下,敞豁当清川。惟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旧唐书·杜甫传》:“(杜甫)于成都浣花里
①古地名。战国时魏地,在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端以西,地当陕西大荔、韩城一带,或认为在山西汾阳。相传孔子弟子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后退老其地。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西河重卜商,式闾真
【介绍】:唐代文学家。钜鹿(今河北巨鹿)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中,官比部员外郎。十五载(756),由华州刺史徙梁州长史。肃宗至德间,入迁将作少监,后出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又任江陵长史、荆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