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商隐七绝诗《日日》三四句。在刻画形容“心绪”这个抽象概念时,诗人采用“曲喻”的修辞方法,执着“绪”字,将抽象的心绪在意念中形象化为有形的丝绪,再从丝绪引出具体的游丝,用这有双关意义的游丝形
【介绍】:晋陶渊明后裔。开元末,家苏州昆山(今属江苏),终日浪迹江湖,自号“麋鹿野人”,慕谢灵运之为人,言终当乐死山水。尝自制三舟,一舟自载,一载宾客,一贮酒食,与孟彦深、孟云卿、焦遂等共游,号为“水
【介绍】: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诗句。二句以视觉、听觉与意觉的通感效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清静寂凉的环境和氛围。王寿昌誉之谓“此等句当与日星河岳同垂不朽”(《小清华园诗谈》卷下)。
梁一群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详参《说唐诗·爱国情思》。
【介绍】:一作李淮。唐有多个李钜,未详此为何人。《全唐诗逸》存《听弹沉湘怨》诗2句。
【介绍】:耿湋(一作贾岛)《题庄上人房》诗句。二句以春天傍晚的寂冷雪景和深夜寒灯,烘托庄上人夜以继日坐禅诵经的意志和修行。贺裳谓其“善传荒寂之景”、“深肖山寺”(《载酒园诗话又编》)。
【生卒】:?—666【介绍】:冀州南宫(今属河北)人。弱冠以文词知名。贞观二十年(646)进士及第。二十一年(647),翠微宫成,诣阙献颂。太宗召见,试作《息兵诏》草,俄顷而就,太宗叹为祢衡、潘岳之俦
【介绍】:见贺知章。
《庄子·徐无鬼》载,黄帝出访具茨之山的大魄,走到襄城之野迷路。向一牧马童子问路,童子不但知道具茨之山和大魄,而且还答复了黄帝提出的治天下的问题。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后因以“前马圣”借指帝王之师。
【介绍】:遂州长江(今四川遂宁)人。唐末富家子弟,曾任合州石镜县令。滑稽谬学,但喜作诗,人多笑之。《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诗1首。